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聚焦一老一少一“新”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李辉2023-09-17 06:47

洪都街道位于青云谱区东部,辖区面积4.3平方千米,下辖13个社区、2个村,辖区大部分楼房都是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曾长期由中航工业洪都集团以企业办社会的方式实行管理,是老城区典型的“一街一厂”街区,具有人口密集大、老龄化现象严重、“两新”群体数量多、基础设施薄弱等典型特点。近年来,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擦亮“洪城红·青云亲”基层党建全域品牌,聚焦一老一少一“新”三大重点群体,在基层治理上先试先行,让“老有所归、少有所育、‘新’有所为”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聚焦“老有所归”,守护幸福“夕阳红”

老有所归-红色创投-服务活动.jpg洪都街道现有常住人口2.4万户约7.2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26.7%,街道管理呈现出“三多一大”,即老党员多、老年人多、特殊人群种类多、人口集中密度大的特点。洪都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因地制宜,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老有所归”,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用实际行动守护幸福“夕阳红”。一是党建+阵地,提升养老服务“新引擎”。针对社区养老服务“公共空间少,活动范围小,场地资源乏”的问题,街道主动与洪都集团协商活动场所,并借助街道老旧社区改造契机,整合资源、积极规划,将闲置的旧场地改造升级,确保老年人活动场所健全;依托活动阵地,定期举办义诊、义剪、各类健康讲座等公益活动,为老年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设置共享空间,吸引老年人约上三五知己到社区共享空间聊天、看报和议事,畅通老年人沟通桥梁。截至目前,活动阵地服务辖区老年居民已超过6000人次。二是党建+服务,奏响养老服务“大合唱”。构建“党建引领+居家养老”新模式,开展“青云公益1小时”互助养老项目,让老年人乐在社区,养在社区。对洪都集团集中移交的退休老党员,探索志愿服务互助帮学模式,组织“红色移动课堂”送学上门、结对助学,截至目前,累计送学上门500余人次。主动与洪都集团退管部对接,聚焦共建共治共管共享为切入点,探索创新党建新模式,实现老干部“学习有人管、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三是党建+示范,提升养老服务“新活力”。注重发挥老党员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他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通过评选年度最美老干部,红星党员,宣扬典型人物的高觉悟,好党性,体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激发“银发”力量。选任洪都集团退休老党员担任网格管理员,及时深入社区网格,为老年人提供矛盾调解、跑腿代买等多项服务,全方位、精细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使老党员退有舞台、干有平台。鼓励辖区离退休老党员、健康老年人成立“洪城红管家银发帮帮团”,围绕社情民意、创文创卫、城区旧城改造等工作,引导老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和治理,引导老干部持续发光发热,老有所为。

聚焦“少有所育”,托起多彩“少年梦”

少有所育-科普馆活动.jpg洪都街道以党建引领,统筹力量,细化举措,积极探索“1+N”工作品牌,充分利用辖区学校、青少年航空科普活动中心等资源,紧扣辖区青少年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成长所需,积极探索“少有所育、少有所教”服务模式,全面聚焦青少年成长发展,用实际行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是在人员上添“色”,织密体系网络。汇聚多方力量,广泛动员各类群体加入到关爱青少年团队中,持续加强队伍建设。搭建宣传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老党员、志愿者、洪都集团退休科研人员等特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基层理论宣讲方面发挥作用,让关爱青少年工作体现在日常,作用发挥在日常。截至目前,已吸纳100余人加入到关爱青少年团队。二是在工作上加“油”,丰富活动形式。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将“联系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作为工作思路,依托洪都中学、洪都小学、青少年航空科普活动中心、航空文化园、未成年人课外实践基地等场地,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平均每月开展20余次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在措施上求“新”,拓宽关爱路。积极推进家、校、社三方联动,充分用好社区“大党委”协商议事平台,共同商议解决假期学生“管理真空”等问题,利用各社区村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托管服务、暑期培训辅导班,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街道共有13个社区村开设托管服务班,基本实现托管服务全覆盖。

聚焦“新有所为”,厚植发展“强动力”

新有所为-洪都夜巷综合党委-7.17骑士节.jpg洪都街道坚持阵地建设破题、党建引领解题、创新服务答题,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服务凝聚”模式,以洪骑先锋党群服务驿站为载体,实施服务+共治双轮驱动,带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努力将城市“活跃地带”打造成党建“坚固堡垒”。一是多方问计聚需求,建优暖心贴心新阵地。开展“两新”群体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收集问卷300余份,意见建议80余条,梳理研判集中诉求,及时精准掌握情况,推出服务清单,解决“两新”人员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洪骑先锋”党群服务驿站,同时在15个社区村建立“洪骑先锋”暖蜂驿站,实行“两新工委牵总+属地管理”模式,构建集“纳凉取暖、休息就餐、停车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两新”群体服务矩阵,提供全方位、“不打烊”贴心服务,让“两新”群体感到服务就在身边、组织就在身后。二是党建引领强组织,凝聚群策群智新力量。贯通新业态组织体系,成立洪都夜巷文旅街区综合党委、洪都夜巷文旅街区党建联盟。依托“洪骑先锋”党群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新兴领域党员“双找”活动,扩大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街区经济与组织建设同向发展。三是同心聚力促发展,拓展共治共享新成效。充分发挥“两新”群体走街串巷、熟悉人情“民情前哨”作用,聘任外卖小哥担任“流动网格员”角色,积极开展问题收集、矛盾调解、创文创卫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两新”群体们从“治理对象”变身为“治理力量”,进一步扩大“两新”群体参与城市治理的“共治圈”,实现洪都夜巷文旅街区与“两新”人员双向奔赴谋发展,为洪都街道争分夺秒拼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王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