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之都”聚力转型 积极追逐零碳梦
人民日报客户端内蒙古频道翟钦奇实习生张娜实习生赵雅琪2023-11-01 11:39

提起鄂尔多斯的颜色,许多人脑海中第一反应应该都是“黑色”,作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6;每天产煤200多万吨的“炭路者”,碳资源丰富是他的代名词,但如今,“羊煤土气”的鄂尔多斯正在聚力转型,不断加快实现零碳梦想的步伐。10月26日,2023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国内外零碳产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机构和政府部门代表,一齐受邀来到暖城鄂尔多斯,共同探讨零碳产业创新模式和现代能源及工业体系的绿色转型。

此次零碳产业大会以“绿色发展,零碳未来”为主题,引领绿色工业革命,共话绿色发展之道,共策绿色发展新动能。

鄂尔多斯争当全国零碳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示范者,如何以先行者的姿态走出一条零碳发展、能动未来的新路子,为世界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鄂尔多斯马不停蹄、步步为营。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在会议上表示,在追逐零碳梦想的路上,要做到三点,一是“碳”求发展,以能源结构转型带动整体产业结构转型,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带动整个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二是“碳”索创新,围绕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建设,加强与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共同开展零碳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示范;三是“碳”寻未来,把握绿色革命和能源变革,围绕零碳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推进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建设,大力推广使用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扩大碳汇交易规模,推动车能路云示范工程建设,通过绿色低碳技术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位于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动力零碳电池工厂,每天可以生产3万多颗电芯,年产量超1000万颗。零碳产业园将赋能工业产品获取碳成本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制造的绿色引擎。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生产的80%的电池产品出口到欧洲、美国、新加坡,而且这批电池产品已经获得了碳中和认证。当未来电池碳关税壁垒实施、电池的竞争愈演愈激烈的时候,鄂尔多斯的产品、内蒙古的产品,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竞争力。”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说。

追逐零碳梦,除产业园外,鄂尔多斯同时将零碳触角还伸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介绍,鄂尔多斯机场的零碳改造设计方案、技术方案目前已经全部完成,设计方案通过绿电替代、制冷制热工质创新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构建我国首个机场零碳能源供给体系。

金之钧说,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还与鄂尔多斯市合作,正在开展零碳社区、零碳小镇、零碳发电厂煤化工厂的建设。

一次次勇于吃“螃蟹”,一次次打破常规,鄂尔多斯正是通过“自我革命”,把“双碳”的压力转换成转型升级的动力,鄂尔多斯在零碳领域的决心,经验,成果,打动着更多的企业家和专家。“我们努力在鄂尔多斯一起打造零碳的物流枢纽中心。”京东物流集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兼双碳业务负责人者文明说。

“作为零碳工业发展的引擎,鄂尔多斯对内蒙古、对中国、对整个世界都意义非凡。”国际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阿代尔·特纳说。

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认为,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区的创建,是绿色转型的一个世界级典范,也是科技创新、新产业支撑的创新范式,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顶梁柱,鄂尔多斯始终严格要求自我,时刻警醒自我,继续做好“碳文章”,打好“碳算盘”,在“闯新路、进前列”中重塑鄂尔多斯新形象。

能源之都的转型道路离不开勇于探索且不断创新的魄力,此次大会结束,对零碳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建设绿色中国、绿色世界有了更加强烈的信心,对鄂尔多斯了更加全面立体的印象,暖城,零碳梦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翟钦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