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秦皇岛市民刘云鹏和朋友驾车在山海关区的长城风景道上边玩边拍。这段长约3公里的道路,形态宛如蜿蜒起伏的长城,一路从山海关古城北门延伸到长寿山景区,和角山长城、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遥相呼应。
“这条路串联起山海关区北部两个乡镇的6个村庄,把‘风景’理念融入交通体系建设,构建了交通与生态、旅游、产业相融合的“快旅慢游深体验”模式,为发展“长城+”旅游业态,带动长城周边产业繁荣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山海关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谭思维介绍。
在抚宁区,通往背牛顶景区的一条乡道也被人赞不绝口。这是一条改造过的道路,全长2.265公里,今年“五一”假期前完工,新修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平坦又美观,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得以改善,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
11月19日,在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今年4月改建完成的“杨土线”公路上不时有人停车拍照,欣赏沿途风光,感受冬日里的静谧之美。这条公路不仅方便了沿线10个行政村的百姓出行,也为当地带来了游客,村里的苹果、板栗、梨等水果和中草药销售的价格显著提高,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这些都是秦皇岛村民受益交通道路建设的缩影。据了解,今年秦皇岛市已完成271.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工程,农村路网更加完善,不仅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也带动了农村经济向好发展。
不仅乡村道路提档升级,秦皇岛市城市路网施工更是全面提速。国道G228沿海公路昌黄路至秦唐界段改建工程10月底全线建成通车,构建起秦皇岛市沿海区域互联互通的滨海大通道;秦沈高速公路北戴河新区至京秦高速段、京哈高速公路九门口复线年底前开工建设……秦皇岛市围绕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近年来,秦皇岛还以港口为依托,打造立体交通网络,构建起“海陆空铁联动”的物流通道,激发出发展新活力。
日前,“新郁金香”轮船在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鸣笛起航,搭载着装有家具、建材、农产品等货物的集装箱驶向韩国仁川。“秦皇岛—仁川”航线是河北省唯一的国际海上客货班轮航线,每年进出口集装箱3万标准箱以上,出入境旅客5万人次,成为秦皇岛市与韩国贸易往来、人员交流的海上重要通道。
今年4月30日,秦皇岛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满载日用百货从秦皇岛港驶出,标志着秦皇岛市开辟出一条“铁水联运+中欧班列”新通道,对实现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速海铁联运的同时,秦皇岛市还大力拓展“航空网络”。今年以来,北戴河机场培育了一批文旅精品航线,为增进城市间的贸易投资、旅游观光、文化交流架起了“空中桥梁”。截至10月底,完成旅客吞吐量19.73万人次,同比增长89.09%,完成货邮吞吐量91.04吨。
“近年来,秦皇岛市把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来抓,全力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秦皇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殿忠说。(郑秀春 吴彤 胡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