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小三江:融合“农文旅”新品牌 增添“百千万”新色彩
连山发布2023-09-20 08:23

小三江镇位于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部,全镇总面积280.74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总人口2.01万人,壮族人口占85%以上。从脱贫攻坚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小三江镇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为发展底色,通过特色农产品作为产业支撑,结合当地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为连山“百千万工程”不断增添新色彩。

发展生态农业 铺垫“百千万工程”底色

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全面铺开,小三江镇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发展。

从大豆原材料的种植、加工、再到成品销售,小三江镇探索出一条适合镇域发展的腐竹产业链。腐竹是小三江镇“一村一品”的重点发展项目,也是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连府人家”品牌的核心产品。今年进入耕种期以来,小三江通过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撂荒地复耕复垦整治,多举措盘活土地资源。成功推动400多亩集中连片的撂荒土地流转给当地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种植经济作物大豆。

现在,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精深加工优质大豆的生产线,大豆种植面积扩大到4500多亩,经过生产腐竹,整个收益达1500万元,为周边的村民提供50余个工作岗位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大豆销售,实现增收。通过不断发展,众创农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清远市“重点龙头企业”,是当地“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点”。

从传统养殖向“数字化、规范化”智慧养殖转型,小三江引进广东领头羊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撑。以省洞村为中心,打造连山省洞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场项目,目前养殖场存栏黑山羊1000头。转型成功后的养殖场将采取“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管理和运营、高校团队提供养殖技术支持的模式,年出栏2000-3000头为养殖目标,升级改造成为具有壮乡特色的生态智慧牧场,将黑山羊养殖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突破口,进一步突显村党组织“领头羊”作用。

据悉,省洞村黑山羊智慧养殖生态示范场项目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黑山羊养殖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清远市2022年4个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作为小三江镇首批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已落地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约为800万元。

通过盘活壮族文化 展现“百千万工程”特色

小三江民俗文化丰富,有壮族山歌、壮锦刺绣等少数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本地村民重要的生活元素。

壮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中小三江镇的“三月三”壮族歌墟节极其盛大。歌墟节期间的民间艺术队巡游、拦路山歌迎宾礼、壮家宴、山歌对唱都是小三江最为鲜明的壮歌表演形式。在省级壮歌传承人梁联英牵头,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壮歌传承室,村里的山歌队由原来的16人,扩大到41人,年龄最小的为8岁,年龄最大的为72岁。梁联英言传身教,鼓励其孙女加入队伍传承山歌文化,如今成为壮歌演出的“扛把子”。村民用壮语歌颂小三江美丽乡村新变化,用歌声为“百千万工程”增添民族特色。

壮族刺绣是小三江传统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没有专业的发展理念和优秀传播平台,导致只有12名专业绣娘,壮绣的魅力也无法展示,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直至嘉田锦绣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开启了当地农村妇女的绣针致富梦。 为绣娘们提供手工技术学习提升的平台,开展与壮族刺绣、织锦有关的技能培训,以“公司+合作社+妇女”的模式推动刺绣、壮锦产业化、商品化,把合作社打造成文创基地、民族文化体验基地。通过培训,壮绣团队人数也逐渐扩大到60余人。通过市场对接,宣传带动众多单位、学校团体参加刺绣体验活动,累计接待2000人前来体验观光。

全国人大代表韦庆兰把自己参与制作壮绣画《少数民族高铁梦》和寓意“各民族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花刺绣带到了首都,在全国人大代表分组讨论发言时展示,表达民族地区期盼已久的心愿,得到代表们的纷纷赞许。在实现经济增收的同时,还让壮绣文化推广出大山,推广至全国。

打造康养文旅 增加“百千万工程”亮色

小三江镇作为连山的南大门,一直将打造成连山的“门面担当”作为工作重点任务。小三江镇融合少数民族特色打造镇街,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的开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得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小三江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拥有马头山、大风坑、鹅步山和石钟山等奇山峻岭,还有鹿鸣谷、鹿鸣梯田等靓丽景色,是一个富有生态资源、壮族特色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重点旅游项目的推进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加快建设壮族美丽城镇打下基础。其中,三江花海温泉旅游度假村借助小三江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产业资源,总投资8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三江花海温泉度假村正在试营业,新建酒店正在装修,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如今,已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养旅游度假区。

接下来,小三江将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盘活壮族文化、打造康养文旅,不断健全完善“农文旅”产业体系为连山“百千万工程”不断增添新色彩。

责任编辑:李刚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