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转型升级,龙岩连城点亮文旅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黄水林李晓芳2023-07-31 17:00

火红夏日,龙岩市连城县推出的“新泉整训”红色研学游、“培田古民居”耕读传家游、梅花山千人徒步游、塘前“山海协作·荷你相约”荷花节、非遗研学游等特色农文旅融合的系列旅游活动,如这炎炎夏日般火热,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赏冠豸山水、品连城文化。

image.png

风景如画冠豸山。陈析兴摄

近年来,连城依托红色、绿色、古色、特色资源优势,以冠豸山、培田古村落为核心发展冠豸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环梅花山乡村旅游示范带,推进“红古绿特”研学体验走廊,形成“两核一区一带一走廊”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深化“旅游+文化”“文旅+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业态,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铸魂,擦亮文旅发展底色

打卡红色地标、探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今年以来,随着连城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新泉整训旧址、松毛岭战地遗址、张南生将军生平事迹展陈和项南同志生平事迹展陈等一系列红色旧址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image.png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和基础医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松毛岭战地遗址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受访者供图

红色是连城的底色。这里是红色圣地,著名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之一,红四军还在此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连城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其中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达115处149个点,列入国家级、省级革命文物名录103处128个点。

近年来,连城切实发挥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优势,全域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发掘、运用,切实提高连城红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擦亮文旅产业发展的底色。

连城全力抢救维修不可移动红色遗存,提升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级别,先后完成开国将军张南生中将、杨尚儒少将、张水发少将故居修缮工程,并完成生平事迹展陈;成功申报采陔公祠和芷溪宗祠建筑2处革命旧址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芷溪村乔荫堂、庙前村江一真陈列馆、塘前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等共18个革命旧址被列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此同时,连城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遗存的作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建成福建省首个国家安全教育基地——项与年生平事迹展陈,加快推进红四军新泉整训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古田干部学院新泉整训分院,加快推进温坊战斗战场遗址保护展示及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推动新泉整训旧址群、松毛岭战役遗址群等列入省、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设立21个县级红色培训基地,推出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新业态,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目前,连城全县每年接待红色旅游、红色培训的党员群众达10万人次。

古色新颜,耕读客家飘香致远

炎炎夏日的夜晚,走进连城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流光溢彩,人头攒动。市民游客或漫步在热闹的广场,或沉浸于静谧的街区古巷,看水幕秀、听梨园戏、观古廊桥、登文昌阁……

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是连城城区仅存成片的古街区,包含水南街和吴家巷两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50公顷,打造集文化、教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印象连城街区。如今,随着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逐步建成开放,客家历史文脉绽放新颜,成为连城新的城市会客厅,更成为连城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载体。

image.png

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夜景。 叶先锋摄

连城是客家祖地,承载着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有中国传统村落1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烧炮等8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堡雕版印刷是中国明清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培田古村落则以800多年的沧桑和“九厅十八井”建筑结构被誉为“耕读传家、民间故宫”。

连城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从推进“培田联动片区”“新泉联动片区”“四堡联动片区”“环冠豸山片区”“环梅花山片区”等5个片区入手,大力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旨在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传统村落重现古韵新貌。将传统建筑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古民居和古建筑,开发文化体验产品和文化体验精品路线。建设主题鲜活且特色突出的文化展馆、文化活动以及教育培训等服务空间,打造客家文化文旅新地标,构筑文旅消费的新动能和新引擎,让耕读客家飘香致远。

培田古村落坚持做好古建筑“活化”文章,通过“整体保护+旅游激活”的方式,大力发展“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文旅产业,接待游客从2013年4.05万人次增长至2022年的20.12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06万元增长到420.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0.7万元增长至3万元,实现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

绿色添彩,生态福地清鲜迷人

7月7日,豸下莲乡塘前第六届“山海协作·荷你相约”荷花节如期而至,八方游客走进塘前村和水源村,欣赏莲花朵朵、体验亲子漂流、户外烧烤、水上乐园和童趣钓龙虾,在奖状陈列馆,体会“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内涵。

image.png

塘前荷花节。连城县塘前乡人民政府供图

距连城县城约13公里的塘前,被誉为“冠豸山后花园”,森林覆盖率达92%,产品富硒、空气富氧、水质优良。近年来,该乡立足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旅居康养、研学教育、知青文旅、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

连城是生态福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1.7%,它是九龙江、汀江、闽江“三江之源”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

当前,连城立足生态优势,以冠豸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地质公园“四牌同创”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以冠豸山、培田“一山一田”为核心,将沿线景点串点成线,融入自然风光、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单一观光旅游向多元旅游转型。

责任编辑:施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