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生活,香河县文化名家与民同乐
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北频道张健2023-11-29 22:02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在河北廊坊香河县安平镇王指挥庄村王从民京东大鼓工作室,76岁的河北省级“非遗”项目京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王从民唱毕30分钟的京东大鼓《送女儿上大学》后为徒弟做指导,婉转的曲调、丰富的演绎,赢得满堂喝彩。

“竹板打我走上台,见到大家笑开怀……”,在香河县欧陆豪庭社区的邳万宇快板工作室外,一群十来岁的“快板娃娃”唱腔纯正、声音嘹亮,将《说运河》、《香河颂》快板曲目演绎得惟妙惟肖,举手投足间吸引众多社区群众和曲艺爱好者前来观看。

这是香河县“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空间”工作开展以来,众多名家工作室积极开展文化浸润活动的剪影之一。

以名家工作室为空间载体,让人民群众“走进来”。今年以来,香河县聚焦县域文化资源、文化优势,全面搭建宣传文化人才培育平台,不断加大县级文化名家工作室争创力度,现建有曾来德、王从民、邳万宇、王永泉等42个县级文化名家工作室,涉及文学、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文化技艺等多个领域。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香河文化艺术中心设立各类文化工作室,常态化开展国展美术班、少儿美术班、快板班等公益课程,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和技能。曾来德艺术馆位于香河县文化艺术中心三层,展馆面积1600平方米,定期对外开放展示曾来德、张维东、王厚祥、洪厚甜、张志庆等文化名家共100余部作品,累计接纳观展人数达1万余人次;张鑫铭曲艺工作室依托文化艺术中心戏楼,以再现传统茶馆小剧场的方式,开展运河书场系列曲艺表演,同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节目内容和形式,在蜻蜓FM设立“文旅香河 运河书场”专辑,播放量350万余次,收藏量1万余次。以经典评书、相声、大鼓等多种曲艺形式,展现香河特色本土文化,讲好香河故事,助力文旅香河发展。

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和非遗传习所,发挥文化名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了让坐落在社区、村街的“文化名家工作室”,成为培育文艺人才、进行文艺惠民的前沿阵地,香河县分别建设徐崇武通臂拳工作室、董瑞春通臂拳工作室、王从民京东大鼓工作室、谢长青古建模型工作室和安头屯中幡文化工作室,以周末及寒暑假为契机,采取传帮带等方式开展研学传承,助推民间文化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同时,文化名家每周选取固定时间深入各中小学校、社区、景区等场所,通过文化名家“走出去”的方式,让文化惠及群众。截至目前,全县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展非遗进校园100余场,在北运河香河中心码头参与展示300余次,服务群众100万余人次。

丰富活动载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重要节假日为节点,依托元旦春节期间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非遗项目展演、癸卯春节“村晚”、迎新春“送福送春联、文化进万家”;五一期间开展“香河县大运河杯全国通臂拳人才交流大会”、“香河县五一假期全域旅游欢乐周”;中秋国庆期间举办“‘庆华诞 颂党恩 惠民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暨文化惠民演出”等各项活动50余场,将我县的文化名家集聚起来,进行展示传播、艺术集会等文化活动,参与群众5万余人次,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名家与文化爱好者、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真正让文化融入了百姓生活,让城市更有文化高度、文化深度和文化温度。

文章结尾图.jpg

责任编辑:史自强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