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永修:鄱阳湖畔的护鸟人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王丹王小龙郑文斌2023-11-28 14:53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珍稀候鸟越冬地。眼下,正是候鸟南迁鄱阳湖越冬季。随着候鸟到来,九江永修也忙碌起来,积极作为,为越冬候鸟“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永修把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同鄱阳湖越冬候鸟保护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捕鱼、捞鱼、猎杀候鸟行为,用心守护“鄱湖精灵”。

图片1.png

“今年入冬以来,鄱阳湖吴城候鸟小镇周边湖泊来了数以万计的候鸟,保护工作得跟上,责任重大!”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所长万里舟感慨道。

现在,该所水警们每天清早就顶着刺骨的寒风,驾驶快艇在湖面开展巡查防控,紧盯重点水域湖泊,对涉水企业、渡口码头走访检查,确保辖区水域湖泊平安稳定,为候鸟“站岗”。

为护航鄱湖候鸟安全越冬,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运用5G网络、无人机巡护等先进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通过“清风行动”、湿地保护等专项行动,对候鸟觅食地、停歇地、夜宿地加强监测,确保异常情况尽早处置。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普及候鸟保护法律法规,营造“保护候鸟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图片2.png

水警们还深入候鸟主要分布区、越冬地、迁徙停歇地、迁飞通道等重点部位,开展线索摸排,重拳打击非法猎杀、收购、携带、运输、藏匿、出售越冬候鸟及其制品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维护鄱阳湖生态安全。还利用水域治安视频监控中心智慧管理平台,对鄱阳湖辖区内的生态监测、巡护保护、综合预警,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保障鄱阳湖湿地与候鸟安全。

面对吴城缺乏专业候鸟救助组织,候鸟救护面临“有病难送医、医治不专业、治后缺乏救护”局面,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充分调动地方资源,联合鄱阳湖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吴城卫生部门,联合创立“候鸟救护三方联勤机制”,在湖区一线设立“候鸟救护中心”,当接到辖区群众发现不明受伤鸟类的救助警情后,都能第一时间进行救助。

图片3.png2020年12月,永修县艾城镇一居民发现一只受伤的幼年灰鹤。为了救治这只候鸟,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水警与鄱阳湖保护区吴城保护站、吴城卫生院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对这只小灰鹤进行快速救治,由警车将小灰鹤送到上级医院进行X光片检查和救治,确认候鸟内脏没有受伤后,再送到吴城保护管理站“候鸟救护中心”进行后期日常护理。“候鸟救护三方联勤机制”的运行,多方力量的加入,让这只灰鹤的救治变得高效及时,两周后,它就重新返回了大自然。

今年10月20日,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逻途中,发现一只受伤“猛禽”,在路边不停地挣扎,疑似受伤。民警立即下车查看,该“猛禽”体长约70厘米,羽毛黑褐色,双爪健壮,鹰喙锋利,但翅膀受伤。民警现场简易处理后,将鸟带回派出所,并与吴城站候鸟救护中心取得联系。经鉴定,这只受伤“猛禽”是白肩雕的亚成体。救护中心人员对白肩雕的受伤处进行处理。经检查,白肩雕身体无其他异样,随后,民警和救护中心人员驱车将白肩雕放归大自然。

图片4.png近年来,随着“中国候鸟小镇”永修县吴城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参观的游客和候鸟爱好者络绎不绝。为保护鄱阳湖候鸟平安越冬,水警们在加强辖区水域巡护、鸟类救护的同时,深入辖区、进村入户宣传候鸟与湿地保护政策,开展“白鹤保护宣传周”“野生保护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候鸟保护宣传,让《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深入人心。今年11月3日,在永修吴城举办的“鹤舞鄱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人签名活动中,水警们通过签名守护候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好鄱阳湖生态。

图片5.png如今,在鄱阳湖畔工作了10余年的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副教导员王军,对鄱阳湖候鸟是如数家珍。每天,王军都要与水警们围着吴城镇湖泊巡逻几圈,空闲时间就查看监控,实时掌握保护区内的“风吹草动”,见证了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鄱湖候鸟种类和数量的逐年增加,鸟类种类由1983年150种发展到今年的420余种,候鸟数量达80多万只,治安状况越来越好。

冬季,走进吴城候鸟小镇,仿佛走进一个鹤的王国,数以万计的候鸟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水警的保护,白鹤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远眺像点点白帆在天边飘动,它们时而信步湖畔,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展翅高飞。在这万籁俱寂的云水之间,群鸟争鸣,引吭高歌,奏响了生命的乐章。

“今年12月10日,第三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季活动开幕式将在永修吴城候鸟小镇举行,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鄱阳湖候鸟,让永修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里舟说。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在鄱阳湖区人鸟和谐的背后,正是有众多像万里舟、王军这样的护鸟人,用爱心、热情构筑起一条绿色生命通道,为越冬候鸟建造了“温馨家园”。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王丹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