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达尔罕大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牛羊肥壮,一幅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委、旗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总体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巧施“粮”策 稳充“畜”能,使农牧业发展量质齐升,为全旗经济社会稳大局应变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墨重彩 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科左中旗保康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路径。
“今年的铁球柿子开始采摘了,一个棚大约能产9000斤,能有八九千元的收入。”保康镇保中村村民边红卫兴奋的说道。
种植户正在采摘成熟的铁球柿子 。刘郡 摄
近年来,嘎查村党支部班子走出去引进外地客商,与客商签订“订单柿子”合同,用大棚的“金钥匙”打开了村民的“致富门”。让科左中旗“柿”不可挡的“红”到了大城市,保康镇火红的柿子就像一个个“红灯笼”,照亮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畜”势腾飞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我家目前有19头基础母牛,都是四代西门塔尔,以前养的牛都是本地牛,一头牛能卖1万,现在牛能卖3万到4万,这收入反正是照以前得翻了好几倍,”家住腰林毛都镇中腰林毛都嘎查的王剑英正在给牛喂食、打扫圈舍卫生。
王剑英和他饲养的肉牛 。珍珍 摄
腰林毛都镇党委始终把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先后实施了“塔拉飞鹰”奶制品厂、西塔嘎查建设田园综合体实验基地、瓜毛都嘎查集体养殖项目等,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技”领护航 稳粮增收添动能
“通过对比试验,我发现覆膜与否对农作物产量没有太大影响,覆膜滴灌技术需要农民对孔、引苗,我想怎样可以去掉覆膜进行滴灌。”梅园雪老师正在“党员科技小院”为村民们授课。“听了梅老师的讲解,回去也能科学管护我家的玉米地了,争取今年有一个大丰收。”四合屯嘎查的王玲玲开心地说道。
农技专家梅园雪正向农牧民讲解玉米管护技巧。杜瑞 摄
目前,科左中旗“科技小院”开展对口帮扶活动40余期,受训人数3000余人次,示范辐射农牧民群众3.5万余人,服务带动多个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良性发展。
回望过去,科左中旗农牧业产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展望未来,科左中旗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聚焦“五大任务”,在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履行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