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始建于1932年的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焕新回归,馆内展有中国古代口腔四大发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最早的教学模型等珍贵资料。

图为华西口腔博物馆
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位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博物馆杰出代表。整个博物馆由上下三层组成,分为溯源厅、起源厅、华源厅,总布展面积达1200平方米。展示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史、世界口腔医学发展史等,记录了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历史与辉煌成就。
升级改造后的华西口腔医学博物馆,将新增幻影成像、投影电子屏等多元展示形式向参观者讲述口腔故事。
中国古代口腔四大发明
走进一楼的溯源厅,这里展示了口腔医学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如古代口腔医学领域的四大发明最早的龋齿治疗、古代人民的牙齿保健以及乙醚日的由来等。

图为幻影成像: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四大发明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国古代口腔医学领域的四大发明,即银膏补牙术、牙再植术、砷剂止牙痛(砷剂失活术)和植毛牙刷,博物馆通过幻影成像面向观众,让参观者更直观地认识与了解。
此外,展厅还通过视频的方式讲解了乙醚日诞生的故事。厅中的画作《乙醚日1846》,是2001年庆祝乙醚日150周年时,哈佛医学院委托一对历史肖像画家夫妇所创作,作品真实反映了当年场景。
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最早的教学模型
展厅二楼160多尊泥塑模型,真实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临床上发现的多发病、罕见病,是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最早的教学模型。

展厅中还有一个特别板块——“华西口腔随访书信”。在手机、互联网未普及的年代,华西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了长达33年的随访。虽然这些书信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泛黄,但纸上清晰的笔记表达出深深的医患情。
华西口腔的百年奋进故事
三楼华源厅里,展列着众多华西口腔在百年历史征程中的热血故事,包括抗战岁月中的“五大学”联合办学、华西坝学子从军远征、西南援朝医疗队以及从70年代开始的医疗援非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华西口腔颌面外科知名专家宋儒耀教授担任队长,组成西南援朝医疗队奔赴战场救治伤员,在复杂艰难的战争环境下共救治1000余名伤员。

图为西南援朝医疗队胜利归来
展厅还有一面墙陈列了从华西口腔走出的大师巨匠的画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创始人毛燮均,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创始人陈华,中国第一位牙医学博士黄天启……是他们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来源:微成都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