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必须依托青训体系的优化
人民日报客户端体育频道邵婷2023-11-18 21:09

篮球作为历史悠久、受众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领域,更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明确了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指出要全面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三大球”发展道路。2023年11月,在纲要精神的指示下,中国篮球协会率先在福建晋江举办首届国际篮球博览会,为进一步明确、落实我国篮球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加首届国际篮球博览会,我有诸多感悟:

建设多维多层的“金字塔式”的篮球文化圈层,是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必要土壤。所谓多维多层“金字塔式”的篮球文化圈,是指我国篮球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加强夯实群众篮球基础,提供更多篮球场地和各级别赛事,如村BA体系建设和其他性质的系列比赛,扩大篮球人口数,而且要加固以专业篮球为支点的精英体育,提升国家队、职业篮球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由上而下的引领我国篮球的发展,同时还要增加国内外篮球交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球员,共同搭建体育人类命运共同体。

篮球青训体系是我国篮球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篮球发展的空间、动能和实力。目前,我国篮球的青训体系开始建立了学校、省市体校以及社会俱乐部等多元化人才输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然而各模式之间缺少衔接,存在资源浪费、人才流失,交流壁垒等问题,急需优化。同时在体教融合中心思想下还应该开发更多不同模式的青训体系以满足更多需求。

篮球“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提出后的必要转型。纵观我国篮球,“数字化”篮球才刚刚起步,相关标准未建立,数据共享不健全。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只有与数字相结合,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创造出更远的发展空间。例如,未来的篮球比赛将实现实体运动空间和虚拟运动空间的融合,继而提供更多不同服务的需要。

(作者系前中国女篮队长、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后)

责任编辑:王亮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