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驼奶产量和价格都比去年高,看来我发展驼奶产业这条路子选对了,多亏了咱旗里出台了支持青年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的政策。”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丰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2岁的合作社负责人马军脸上信心满满。
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工作多年的马军,前些年,在了解到家乡阿拉善右旗出台了支持青年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特别是制定出台了驼圈建设补贴、驼奶收购补助、骆驼保险补贴和农牧民创业贷款等一揽子骆驼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后,便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业。“我们这里多沙漠戈壁,适合养殖骆驼,但过去以出售驼毛和驼肉为主,效益周期长、收益率低。后来,旗里引进了驼乳深加工企业,牧民们从卖骆驼变成了卖驼奶,让我看到了驼奶产业的发展前景。”马军给记者算了笔账,出售25峰骆驼一年下来最多赚10万元,而销售80峰骆驼的驼奶一年收入就能达到100多万元。
“发展骆驼产业需要大笔资金,虽然拿出了多年积蓄,仍有不少缺口。”对驼奶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的马军,却因启动资金犯了难。“在了解到马军的情况后,我们积极与嘎查党支部和旗农科局、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业银行等部门沟通对接,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帮助他申请了95万元贷款,助其购买了100峰奶驼,发展骆驼产业。”阿拉善右旗委组织部组织一股负责人武开峰说,通过党建引领、基地带动、合作社辐射、农牧民参与等形式,积极引导农牧民依托骆驼种质资源和产业基础增收致富,推动骆驼产业转型升级。如今,马军带动周边近20户牧民发展骆驼产业,养殖规模近2000峰,养驼户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
目前,阿拉善右旗全旗骆驼存栏达6.5万峰,其中挤奶母驼近1万峰,。全旗骆驼产业从业农牧民达3000余人,户年均收入保持在3万元以上,驼奶产值突破2亿元,驼奶入选全区“一县一品”品牌项目。
“为让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从产业发展、资金扶持、教育培训、科技嫁接、优化服务、组织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和保障,把创业人员‘扶上马、送一程’,以优惠政策拴人留人,助力乡村振兴。”阿拉善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少春表示。5年来,阿拉善右旗引进各类人才800余人,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实现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