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棚冬茬黄瓜、番茄的收获时期。位于驻马店市汝南县桃园铺社区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随处可以看见种植户们收获蔬菜的忙碌身影。
“大棚蔬菜还是可以种的,一年两季,正常一个占地1.5亩的棚,收入能达4万多元。”12月4日,在桃园铺社区G230国道东侧一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温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种植户在忙着收获番茄、黄瓜等特色蔬菜,温暖如春的大棚内充满欢声笑语。问起收益,种植户闫文礼深有感触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近年来,汝南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奋力拓宽群众致富路。
桃园铺社区地处G230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但一直以来,该社区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导产业,不仅产业单一,而且群众增收慢。如何增加村民收入,是摆在宿鸭湖街道和村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街道和村委两委的认真调研、思考,大家一致决定发展特色蔬菜种植项目,带领村民增收。
2016年,在街道的引导、鼓励和村两委的规划、帮助下,社区居民在G230国道西侧建起了48座、占地200多亩的大棚,每座大棚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同时安置百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月收1000元以上。2022年,桃园铺社区抓住全县规划番茄产业示范园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又在G230国道东侧建设高标准的番茄园区大棚29座,并配套建设了厂房、冷鲜库等,形成了特色番茄产业园。2022年,该社区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资产性集体经济收入达28万元。
思路的转变,带来的是产业的振兴,农民的增收。
除了桃园铺社区鼓励农户种植大棚蔬菜之外,该街道陈坡社区还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优势,积极动员村民种植红薯,发展红薯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社区红薯的种植规模还可以。种红薯比种玉米、花生收益高,把红薯加工成粉条,收益更高。”在陈坡社区电商馆,谈起该社区红薯产业的发展,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志德自豪之情无以言表。
陈坡社区有种植红薯的历史,依托特有的黑油土壤和气候条件,所种红薯不但产量高,而且味美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种植的“商薯19”不但高产、出粉率高,而且加工出来的粉条筋道味美,很受市场欢迎。
2021年,在王志德的带领下,汝南县王海潮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流转土地700多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专业种植红薯。同时,在他的影响下,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薯1000余亩,每亩助农增收1000多元。目前,社区已经建成了电商馆,并由人大代表进行带货直播。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让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实现产得出、卖得远,让红薯产业成为助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桃园铺社区大棚蔬菜的种植,陈坡社区品种红薯的种植,只是汝南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农增收致富的缩影。
近年来,汝南县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抓,突出特色产业定位,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标准化建设、高质量产出、规模化引领”的特色产种植基地,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毕京津 邓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