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两会声音|周杏梅代表:当前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阻力与建议
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郑洋洋2024-01-26 11:08

自疫情结束,全国各地的旅游产业都迅速回温,从淄博烧烤到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旅游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各省市逐渐重视起旅游经济,近日各省市文旅视频内卷的现象也印证了这一点。

山西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底蕴的省份,现存登记在册的各类古建筑18418处,占全国总量的10.85%。山西拥有如此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存在旅游产品不足的现象。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走出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是山西面临的重要课题。

山西杏梅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杏梅代表认为,当前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阻力有:

1、景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食宿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山西省旅游痛点是,散且小。各个景点由于地理原因分散至各处,对于省内分散的各个小景点,缺乏相应的统一规划旅游路线导致很多游客出行不便。景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不足,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难以形成连贯的旅游线路,错失了一些潜在的联动效应。

景区门口“黑出租”“黑饭店”宰客的现象也是影响游客观游感的一大因素。此外,旅游景点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综合素质较低也是一大问题。将游客“引进来”后,城市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提升,那就没有“回头客”。

2、发展模式落后、宣传不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光靠讲述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式”旅游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近年来,沉浸式旅游已经成为现下旅游行业的一大特点。从“看山看水看风景”的旅游模式已经转变为沉浸式旅游,注重体验当地生活气息。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当今信息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省内的大景点宣传较为优秀,然中小景点和许多可以创造价值的景点仍被埋没。很多古建都位于偏僻的山村,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被误拆的现象频频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景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优化公共服务

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打击拒载、不打表、乱收费等违规行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和权益。对于景区周边酒店、饭店溢价严重的进行处罚。

针对宣传打造的各类旅游路线,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接送线路,鼓励发展多种交通工具。在从机场、火车站到景点的大巴接送或者是各个景点之间的串联出行。规划好各个景点之间的路线,防止出现“旅游全耗在路上”的现象出现。打造旅游城域绝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的集合。建立景区信息共享平台,串联起相关的山水、人文、历史、民俗、美食以及服务。

此外,应同时应降低景区票价,吸引游客。以平遥古城举例,平遥古城套票为200~300元,其内容虽然丰富,但其高昂票价也阻挡了部分游客游玩,采取合理定价可以做到经济效益与宣传效益相统一。

2、打造“来山西游玩不如来山西游学”的旅游品牌

山西作为人文底蕴厚重的城市,突出放大古建筑的文化宣传显然更加得心应手。现中小学寒暑假的研学已经是普遍常态,结合山西的古代史、思想史、经济等一系列的主题,打造例如“跟着唐诗游山西”学生研学旅游线路,带着感兴趣的主题去在浏览名胜古迹。

但是人文旅游的一个特点就是难免枯燥,光听历史讲解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游客的需求。通过景区之间的联动活动,例如联合举办民俗文化节,吸引游客在短时间内游览多个景区,提高整体旅游体验。

3、注重自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

董宇辉直播后,给山西文旅带来了一个好兆头,吹起了“一阵风”。仅仅第一场直播,就突破了7500万的销售额,多达2400万人观看直播,短视频的播放量突破3亿次。通过短视频平台,将山西的景点以及特色产品推广出去。用一种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宣传方式,同时需要加强相关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郑洋洋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