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丨对话观复博物馆李瑄 观复猫IP突破次元壁
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2019-05-20 22:09

苏州片头.jpg

观复海报xiao.jpg

初夏的北京,朝阳区北段一座二层砖红色楼体外墙上,爬山虎攀延而上,葱郁雅致。走进院内别有洞天,十多只各色猫咪闲庭信步,时常亲昵地在游客脚边撒个娇,或卧在长凳上享受抚摸,尽管游客络绎不绝,气氛却清净闲适。这里,是观复博物馆。

观复10.jpg

观复博物馆

19世纪晚期美国著名科学家、博物馆学家乔治·布朗·古德(George Brown Goode)曾经指出:“
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这或许对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

观1吗.jpg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多一刻 夜观千年”, 马未都馆长带领大家夜观博物馆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自1997年对公众开放以来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从北京的主阵地到上海分馆的建立,经历了时间与空间的打磨,从2003年馆长马未都收留的那只花肥肥到今日成功打造的观复猫大IP,观复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让它超越了众多竞争者,也必然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丰富的馆藏可以成为一个博物馆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在馆藏数量上并不占优势,然而,地处偏僻之隅的观复拥有什么的“法力”能够吸引众多参观者走进这里,并成为它的拥趸,或许,答案就在今天的对话中。对话观复博物馆李瑄副馆长,为我们分享观复的故事。

观复12.jpg

观复博物馆家具展厅

观复2.jpg

观复展厅

一个博物馆的定位与经营用心与否,对每一个参观的观众来说是可以捕捉和感受得到的。走进观复博物馆的展厅,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可以看得仔仔细细和通通透透,甚至可以近距离触摸昂贵的藏品,开放式的展览,小巧而亲切。而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有意义和有趣的事,也是观复团队在不断探索的方向。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随时和可爱的小猫嬉戏,可以逛各种奇趣展览,可以和枯燥的讲解告别,可以和熟悉的老师、同学一起上课。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物一起对话。在这里,深者看深,浅者看浅。

观03.jpg

春游富贵地,以古人赏春情怀为主题的春季公益讲座活动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观复成功打造了观复猫IP形象,成为一个特别的文创品牌,除了目前丰富的猫形象产品,未来如何让这只猫更好的发挥IP更大的影响力,它和观复的收藏又会产生怎样更密切关联?如何围绕一个物或一个形象深挖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观复在这方面都有什么样的思路,可否分享一下?国内外博物馆中是否有这样的典型案例,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观复8.jpg

观复猫系列文创产品

李瑄:观复猫可算是唯一突破了“次元壁”的IP品牌,是我们独一无二的IP,既有实体猫,又有卡通形象。观复在IP的打造方面,不是一时兴起而为,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进行。除了不断推出新的周边产品外,观复猫更注重立足于教育与传播,包括题材丰富的诸多出版物、在全国推广举办落地IP展览、与其他品牌和机构进行联名合作等。观复猫的系列产品寓教于乐,让孩子能更愉快地参观和学习,培养孩子对文化的喜爱,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懂得文物中体现出来的道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观复猫亦在推进国际化、动画化的工作进程。观复猫依托观复博物馆的资源,作为猫馆长天然具有文化特质,猫与文物的关系是顺理成章发生的。以猫的身份讲述优秀文化,温馨有趣,摆脱枯燥感,更容易地吸引各年龄段的人关注。

观04j0.jpg

春夏秋三季每个节假日下午3:30,庭院里举办观复猫大轰趴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观复7.jpg

观复博物馆为猫咪打造了猫别墅、猫公馆

大英博物馆就将收藏的埃及文物,设计出猫神贝斯特和守护神阿努比斯的卡通形象,萌萌的外观吸引了大量粉丝,从而达到宣传目的。在这方面,邻国日本做到了极致,大量的吉祥物成为代言人,轻松愉快地向人们传递信息。如何让更多的人关注文化,是我们一直在学习的事情。

u=1535862031,3691554560&fm=173&app=25&f=JPEG.jpeg

观复博物馆曾在来福士打造的“观复猫说爱你”IP展 (图片来自网络)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嫁接着传统与未来,观复博物馆如何立足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把博物馆与当代生活融合起来,甚至与未来发生联系?

李瑄 我们倡导的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文化是我们的核心,它不是我们提倡出来的,而是传承下来的。观复博物馆展现的古代文化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古代家具解释了我们的起居文化,明清官窑映衬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古代兵器阐述了传统的哲学思想等等,华丽或朴实艺术珍品背后都饱含我们几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当代的观者一定也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观复9.jpg

观复博物馆,开放式展览让参观者亲近藏品

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历史当中感受文化,也能从博物馆打造的产品中去了解文化。走进博物馆的孩子在增多,很多是要求父母带着来的,而学校也在注重对孩子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展览,馆长马先生和我们的团队也通过打造一系列节目来把这种文化的润物细无声融入我们的生活,例如《收藏马未都》每一期都有一个文化的主题,包括《国宝100》,多元的活动把对文化的传播不再拘泥于走进博物馆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形成一个大众知识的普及性传播,包括观复猫和文创在内,都是相互加持提升,环环相扣。

据《2016年中国私人博物馆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私立博物馆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在扩大在全国博物馆中的比重,一方面反映出民间博物馆的兴盛之势,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的私立博物馆发展任重道远。在国内,私立博物馆也面临一些现实的生存困境,甚至一些国外知名私立博物馆中也曾陷入财务健康危机。创新的运营和创利模式,也是博物馆长效发展的必要条件观复在运营模式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或许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借鉴与启发。

观复3.jpg

观复猫系列文创产品

李瑄观复博物馆正常的运营收入大概由三个部分组成,门票收入,服务性的收入及创意商品。与公立博物馆不同的一点是,我们提倡赞助人文化,即所有买票参观及消费的客人都为观复博物馆的赞助人。服务性的收入包括一些教育活动、对外合作活动与课程开设;在文创开发方面,观复博物馆很早起就集合了优秀的设计和研发团队,将博物馆馆藏品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纹饰和象征符号与现代商业相结合,设计研发并生产了具有博物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瓷器类、服饰类、家居用品类及艺术复制品类等逾千款。在取得产品著作权和专利权等方面的保护上也大胆迈进。独特的创意设计、高品质的创意产品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价吸引了一批长期且稳定的消费客户,同时针对企业和个人专属定制服务量逐年增加。观复博物馆分别在天猫,京东上开设了旗舰店,并开设博物馆微店,成为了观复博物馆重要的造血来源。

观0.jpg

观复博物馆中幸福的猫咪们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是什么?你如何看私立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前景?

李瑄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最早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相对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就是未来。有利于文化传播,有利于人文教育,有利于观众的身心健康就是博物馆应有的职责和价值。不论什么类型的博物馆,必须强调社会定位,突出博物馆自身的性格,良性发展,这点非常重要。观复博物馆一直在努力生存、不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路和发展之路,强化自我造血的能力。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场馆用心,工作人员敬业是每一位客人在参观过程中都能够体会到的,我最喜欢客人对我们的评价是:最有温度的博物馆。

观01.jpg

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2.jpg

1、推荐一件镇馆之宝。


观复博物馆以明清传世文物为主,时空距离我们很近,更容易理解,每一件都值得关注。(注:据悉网友心中的镇馆之宝是瓷器馆中宋磁州窑的梅瓶颇受青睐,保存如此完好历经千年的沧桑很不易。
)

1558582787731020.jpg

2、下半年不容错过的展览。


暑期将打造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展览,主题暂定为“永享太平春”,灵感也来自馆藏的一件青花碗,上面可找到这五个字。届时约200多件产品,通过提炼展品主题如丰衣足食、祝寿等,送出美好祝愿,观众会发现“原来我们想到一起了”。

1558582718738356.jpg

3、如果选择跨界合作,最期待和哪个领域携手合作?


我们不拒绝,只要三观搭上就好,对核心文化价值有共识。


4、您个人喜欢的一个博物馆的推荐。


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贝聿铭大师设计。展品精致陈设及对光影的运用,各种细节与用心让人震撼。

延伸阅读:

1997年1月18日,马未都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2007年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

博物馆名字中的“观复”二字取自《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寓意通过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认识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该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和门窗馆。

观复博物馆目前拥有北京和上海两个馆。

关注:2019人民之选中国博物馆创新锐度Top10

馆长之约 —— 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博物馆郑奕 高校博物馆迈向真正的公共性

馆长之约 ——对话苏州博物馆茅艳 “贝聿铭大师留给世界的财富”

视频 ——创新 让博物馆和你更亲近

责任编辑:杨琪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