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立在3200余年前古蜀王都的废墟之上,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建。馆中珍藏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大金面具,各种象牙、玉、青铜制品。
金沙遗址博物馆全貌
金沙遗址博物馆不能满足让古蜀历史在其中静态地呈现,它一直在探索博物馆智慧化的道路。对此,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女士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和理念。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太阳神鸟金饰”
2014年3月,国家文物局将金沙遗址博物馆确定为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此后,金沙遗址博物馆在智慧化建设中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
姚菲:最突出的成果是以观众为核心建立了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虚拟现实、3D等相关技术,实现公众与文物的高度融合,让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体验中真正“参与”历史。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博物馆虚拟游览,打破时空束缚,做到“让更多人走进金沙,让金沙走向世界”。2018年7月,国家文物局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随后正式投入使用。
金沙遗址博物馆官网“金沙全景360°虚拟游览”截图
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成果首次向观众集中展示
金沙遗址博物馆积极与各兄弟博物馆交流学习、并与文化产业领域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探索向“智慧博物馆”转型之道。
在您看来,国内外哪些博物馆在智慧化方面做得比较好?
姚菲:国内首批智慧博物馆的试点单位做得都不错,各有特色,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山西博物院的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知识图谱”两大平台,最大程度地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广东省博物馆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梳理馆内业务流程,实现了博物馆的精细化管理、业务的无缝协同,提升了管理手段、创新了工作模式;苏州博物馆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涉及到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贯穿始终;四川省博物院的多媒体导教系统将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应用于社会教育;内蒙博物院的全三维建模的线上虚拟展厅和流动博物馆,让文化遗产惠及更多的公众。此外,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故宫等博物馆数字化起步较早的博物馆近年来的成果也是十分突出。
学生在内蒙古流动博物馆中参观,体验3D触摸投影设备,感受数字化文物展览的神奇与精彩。(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外博物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其“第一展厅Gallery One”(现已更名为ArtLens Gallery)是近年来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典范,该项目是一个由藏品展示墙(Collection Wall)、互动屏幕、互动画室和手机APP共同组成的一个互动空间,其藏品展示墙收藏有馆内4000余幅组品,并不断更新。该项目使用最新的数码技术为观众提供特别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博物馆藏品、理解艺术,让观众拥有个人特色的参观与访问体验。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物民众可以通过博物馆官网轻易触达(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示墙可以近距离触发访客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了解馆内藏品,同时从一个更远的视点提供一种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如何利用AR、3D等技术与参观者进行互动的?“金沙智慧导览”APP给金沙遗址博物馆智慧化带来了什么?
姚菲:AR、3D等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永远是为文物数字化保护、展陈等服务的,只能是辅助手段。我们希望借助这些高科技为观众打造更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更加形象。例如,我们通过三维、二维动画,制作文物短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细说铜立人》就是代表作之一。
“金沙智慧导览”APP为观众提供全馆的文物信息导览,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参观体验。我们在这款APP内设置了“互动空间”,通过留言墙、问卷调查等,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及时了解参观者的需求,这是我们金沙“以人为本”的体现之一。另外,APP通过多模定位技术,实现对参观者的精确定位,了解他们参观动向与时长,为观众行为分析提供数据,为改进服务提供依据。
金沙智慧导览系统
再现金沙AR界面展示
《细说铜立人》短片截图
馆长之荐
1、一件镇馆之宝。
堪称国宝级文物的“太阳神鸟”金饰,其纹饰是成都的城市形象标识的主体图案,还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本馆最值得带回家的一件文创产品
金沙智盒是目前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品的文创产品中最具热度的一款高科技文创产品。观众只需用手机扫码,即可获取多款精品文物的AR(增强现实)演示、背景解说等内容,可谓把“太阳神鸟”金饰等文物“捧在手中,带回家中”。
3、本馆今年最将不容错过的一个展览
最不容错过的展览就是《走进金沙》,以重要遗迹、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从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
4、本馆最值得体验的一个项目
金沙鹿苑一向被大家称作是成都的“小奈良”,这里常年生活着一群可爱的梅花鹿,来金沙遗址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
部分资料来源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胡程,部分照片来源于金沙遗址博物馆自愿者张艳
延伸阅读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6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并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
开放时间: 8:00至20:00(夏令时5月1日至10月31日)(周一休息)
馆长之约 ——对话苏州博物馆茅艳 “贝聿铭大师留给世界的财富”
馆长之约 —— 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博物馆郑奕 高校博物馆迈向真正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