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丨对话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 不求所藏 但求所展
人民日报客户端旅游频道2019-05-28 11:23

博物馆2.jpg

国博海报.jpg

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作为人类宝贵记忆的载体,博物馆的价值不断被重新发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同样需要变革,需要不断地创新自己与观众对话交流的形式,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博物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观复.jpg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展厅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公众眼中不仅是一座博物馆,而且是国家的文化会客厅,承担着国家使命。如何不断通过创新手段,让博物馆更好地连接公众与社会?在打造“行业头雁、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过程中有哪些新探索新经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为我们分享国博改革创新中的新实践与新思考。

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对于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中国国家博物馆近些年不断为公众带来了很多精彩,在博物馆创新建设方面国博有哪些探索和亮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下。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较突出的一大亮点是我们通过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组织制度基础;突出了博物馆的主责主业,强调展览是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产品,策展能力是国家博物馆的核心能力,推动国家博物馆构成了以基本陈列为骨干,以重大主题展览为引领,以专题展览为支撑,辅之于多样的临时展览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展览体系。基本陈列包括反映了5000年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和“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主题展览如2018年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以及今年举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联展”等。在这方面,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应该说是非常有特色,在实践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1558832944376053.png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近年来,国家博物馆按照“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地方文博机构和其他的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如“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大唐风华”等地方文物精品系列;“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等考古发掘系列、“文华衡水——河北衡水文华展”等地域文化系列展览。此外,“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等国际交流系列览近年来也备受国内外的观众的喜爱。同时,国家博物馆实施了策展人制度,突出了人才在国家博物馆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

国博展9.jpg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 讲述13个丝路沿线国家千年往事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


当下,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让文物借助现代科技“活”起来也是很多博物馆在探索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思路?



王春法: 目前,国家博物馆正在推进智慧国博建设工作,从藏品数字化入手,真正落实信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推动国家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弯道超车,实现整体水平上的跃升。从整个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文物的管理、展览、研究,还是文创、社教及传播,都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如果没有数据做支持,博物馆在未来的信息化时代是难以生存的。从文物安全的角度来讲,这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必经之路。吸取近年来一些国外博物馆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警醒,只有重视文物的数据化,防患和备份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悲剧的发生。尽管现在智慧博物馆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国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正在努力地推进这项工作。

在智慧博物馆打造方面,对于提升观众体验感的便民服务举措有哪些?未来国博会在哪些方面为观众带给一些新鲜的体验期待?

国博展3.jpg

快捷便民网上预约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王春法:大家会感受到国家博物馆在便民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的改进。比如从2018年春天开始,观众已体验到取消纸质门票、喝上直饮水、开设进馆快速通道等改革举措带来的便利了。今年4月10日以来,国家博物馆实行全员网上预约,每人仅需6-10秒便可完成现场核验,基本无需排队等待。预约每天限制人数在3万人,并采取分时段方式,人员流量得到控制。重新设计的观众参观路线,也避免了天安门地区的二次安检。现在如果来国家博物馆参观,排队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

国博.jpg

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展空间与环境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馆内未来也会有很多的变化。我们正在进行公共空间管理优化设计,进行新的功能区划。例如国博饮食休闲区,就是为了满足观众轻松享受博物馆文化大餐的需求而设立的。我们拟对西大厅西向的两面窗户墙进行设计,将来有一天大家可能在整个窗上看到一些很经典的文物。此外,我们也在考虑开设国博书吧、文创展区等,甚至观众以后还有机会在国博剧场观看到演出。我相信,当你再走进国家博物馆,会看到很多让你眼前一亮里的东西。

在公众眼中,除了履行普通博物馆的职能,国博的角色定位也决定了它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担当。在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方面,国博做了哪些相关的探索实践?


王春法:什么叫“头雁”?头雁飞在最前面,是在明确方向。这就要求它既要“想得远”,又要“做得好”。“做得好”还需要体现在各方各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博物馆的职责任务,自觉从中央重大战略决策中找位置、选题目、做文章。我曾说过世界一流大馆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国家博物馆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在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社教、文创、传播及安保等方面。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是努力在发挥“头雁”的作用。

为了践行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如何发挥国家文化客厅的作用?

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发挥国家文化客厅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参观国家博物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对文博工作的高度重视。很多外国政要也经常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在这个层面上,国博发挥着服务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的重要作用。其次,国家博物馆是一座展现中华文明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的综合博物馆,拥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审美价值。这里向世界人民展现的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血脉绵延,170多年的不懈奋斗,建国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艰难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砥砺奋进。没有哪个博物馆能像国博一样,能让观众全面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脉动和魂魄。作为最高历史艺术殿堂,去年以来我们推出了“张大千艺术展”、“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等经典美术作品系列。比如,“丹心铸魂——吴为山雕塑展”目前正在国博重磅展出。吴为山先生是当代著名雕塑家,他的雕塑艺术实践以写意作为创作支点,承续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突破西方雕塑的程式化语言,首倡写意雕塑理念,季羡林先生称之为“为时代塑像,为文化塑像”。国博亚细亚.jpg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 吸引众多中外游客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外,国博还肩负着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职责,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展,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明魅力、传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例如正在举行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汇集了来自49个国家的400多件珍贵文物,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文化活动之一;五月底即将推出的“云鬓珠翠——弗吉尼亚美术馆藏二十世纪珍宝艺术展”,是国博在促进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方面的一个重要展览;“士人情怀——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人生追求和精神世界”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启幕。我们甄选90件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表现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下,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天下的人生理想,以及注重个人修养陶冶性情所反映出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审美。

1559011002301158.jpg

“云鬓珠翠——弗吉尼亚美术馆藏二十世纪珍宝艺术展”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博)

2.jpg

1、国博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如有收获地逛国博?


首先要“做功课”。国博有藏品140万余件,需要有备而来,要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艺术有所积累,否则注定是走马观花;其次要“有计划”,比如来几次、每次要看什么;第三要“有重点”,明确每次大概看哪几个展览,重点是哪个展,着重看哪些展品。文物只有在展览中,才会开口说话,才能讲故事。任何观展方式,都不能替代跟文物之间面对面交流,这就是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所在。

2、重点参观的藏品推荐

每件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文物都有它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如果从不同类型的角度来说,建议重点参观这几件。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后母戊鼎。进入展厅迎面可以看到,那种气势和霸气,是没有任何文物能够比拟的。它给每个中国人带来的自信是油然而生的,而且里面有无尽的奥妙值得去发现。

1558833595676500.jpeg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新中国的开国大印。站在这枚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印前,请感受到它要跟我们说什么,它为我们讲述着共和国建立与发展中的很多故事。


国博48.jpg

“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交餐费的收据。总书记以身作则,吃什么菜和饭、费用是多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里面体现的不是器物之美,而是行为之美和思想之美。
观复1.png

3、值得带回家的一件文创

太多的文创产品都值得带回去。今年国博5·18国际博物馆日备受观众喜爱的瓷器棒棒糖也很有意思。

国博67.jpg

棒棒糖都和瓷器上的纹样有关

4、不容错过的展览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历史文化系列展包括“孔子文化展”、“甲骨重辉——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展”等值得关注。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这里收藏的140万余件藏品,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建筑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天安门广场东侧

开闭馆时间: 9:00-17:00 周一闭馆 (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

关注:2019人民之选中国博物馆创新锐度Top10

馆长之约 ——对话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姚进庄 将传统精粹鲜活地保存下去

馆长之约 —— 对话观复博物馆李瑄 观复猫IP突破次元壁

馆长之约 ——对话苏州博物馆茅艳 “贝聿铭大师留给世界的财富”

馆长之约 —— 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博物馆郑奕 高校博物馆迈向真正的公共性

馆长之约 ——对话金沙遗址博物馆姚菲 让技术为人所用

馆长之约 ——对话浙江松阳县博物馆宋子军 永不闭馆的博物馆

视频 ——创新 让博物馆和你更亲近

责任编辑:杨琪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