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武昌的90后“大车奶爸”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唐小平 王霞2020-02-06 18:24

面对肆虐的疫情,为了确保京广铁路大动脉的畅通,长沙机务段长沙运用车间长武车队的300多名乘务员,仍然需要值乘途经武汉的旅客列车,日均有 80多名乘务员需在武昌的公寓休班。

这些机车乘务员大多是90后,有的才当爸爸不久。这些90后“大车奶爸”,无畏风险,驾驶机车,向着武昌逆行开进!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就可以回家看女儿了。”

今年29岁的粟毅是长武一队的机车乘务员。他的女儿才6个月大,妻子刘巧是湘雅附一医院感染科的护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后,还在哺乳期的的妻子被召回一线抗击疫情。女儿由奶奶帮忙照顾。

大车1.jpg

图为粟毅在值乘中。

粟毅一个月需在长沙至武昌间往返出乘20多趟。驾驶机车在武昌下班后,需要入住武客技公寓。粟毅自大年三十开始,就按照段里封闭式管理的要求,不再回家。

粟毅告诉记者,段里对跑武昌的乘务员实行全封闭隔离措施,从上车、出乘、下机车、入公寓全程防护、消毒。入住武客技公寓后,实行全封闭管理。回乘到长沙后,有专门汽车接到段专用备班楼隔离。感觉出乘挺安全的。

“这个时候,我们是一群特殊的人。”粟毅笑着说,“但是我不担心自己,我年轻身体好,不怕病毒。”

粟毅担心在一线抗疫的妻子。妻子所在科室收治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她每天穿戴着厚厚的防护服,近距离护理病人。

大车2.jpg

图为粟毅在公寓里与6个月大的女儿视频。

“妻子每天打电话叮嘱我要戴口罩,做好消毒。其实,我担心她,她也担心我。”粟毅说。

粟毅说他现在最担心的是女儿和妈妈。他的妈妈一个人在家带着女儿,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妈妈身体也不好。这个时候,自己又帮不上忙。回乘到长沙,离家咫尺也不敢回去。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就可以回家看女儿了。”粟毅笑着说。

很想当面听女儿叫爸爸!

“宝贝,叫爸爸!”“爸爸!爸爸!”

听到手机里传来1岁多女儿奶声奶气的声音,在武昌公寓休班的杨维瞬间融化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今年25岁的杨维是长武一队的一名机车乘务员。疫情当前,他坚持在长沙至武昌间往返值乘。

深入疫情一线地区行驶,杨维没有退缩。他说:“在大灾大难面前,是我们90后党员扛起责任的时候了。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够深入一线,为武汉人民拉物资,保障京广线的畅通,我觉得自豪。”

大车4.jpg

图为杨维的妻子在微信朋友圈中为他鼓劲加油。

杨维的妻子在长沙地铁上班,一直坚守一线抗击疫情。早在1月18日,杨维把母亲和女儿送回益阳老家后,他就没有回家了。大年三十中午回乘后,杨维在单位的备班楼自我隔离,年夜饭是单位食堂送的盒饭。

“知道我还在跑武昌,在疫区穿行,老婆没和我说什么,但是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致敬逆行者,盼你平安!’让我很感动。我知道她在担心我!”杨维说道。

今年是杨维和妻子结婚的第二年,他没时间给岳母娘拜年。反而是岳母娘打来电话,叮嘱他要注意身体。

1月30日早上,杨维回乘到长沙下班后,在段备班楼隔离休息。中午时分,他在手机微信群里得知有个机班的副司机身体不舒服,临时不能上线。杨维和搭班的副司机商量后,主动请缨:“我们上!”

当晚凌晨1时,杨维机班继续出乘,向着武昌驶去。

在逆行的日子里,杨维特别想女儿,每次休班时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她。他期待着,早日战胜疫情,听到女儿当面叫爸爸的天使声音。

期待回家抱一抱女儿

1990年出生的石鹏太是长武二队的指导司机,今年30岁,他的女儿才5个月大。

作为指导司机,石鹏太每隔8天要在武昌驻班两天,一个月需在线上添乘12趟。疫情发生后,他多次进驻武昌。目前车队每天派出3个管理人员在武昌公寓驻班,春节期间,还有一名段领导驻守在武昌公寓。

石鹏太所在的指导组共27个机车乘务员。他关心着每一个乘务员的思想动态,逐一叮嘱大家注意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添乘检查大家的安全防控措施是否到位。

疫情当前,指导组的90后小伙子们每隔一两天就要跑一趟武昌。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干劲十足。石鹏太被这些90后大车们的精神感动着。

大车5.jpg

图为石鹏太手机里存着的与女儿的合照。

从1月18号以来,石鹏太已经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大年三十这天回乘在长沙,石鹏太住在单位公寓备班楼自我隔离,年夜饭是单位食堂送的盒饭。

在公寓休班时,石鹏太用手机和家人视频。看着5个多月的女儿一天天长大,石鹏太心中有些愧疚,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他眼中闪着泪花:“等疫情过去,我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家好好抱一抱女儿。”

责任编辑:孙超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