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洲街奋力夺取防疫发展“双胜利”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吴冰 罗艾桦2020-02-20 21:40

“新冠病毒莫猖狂,中华儿女志成墙。初二工委统思想,初三党员全上岗。从村到户细排查,建档立册不留盲。且待毒魔尽克净,才向湿地嗅花香。”这是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抗疫一线一名普通党员的感悟和决心。

华洲街地处海珠岛东南端,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内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海珠湿地,也是广州市著名的南肺保护区。华洲街是典型的城中村街道,辖内村社厂房大多对外出租,“新广州人”密集,疫情防控难度很大。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华洲街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带领广大社员群众冲锋陷阵,全身心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据了解,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华洲街道迅速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各专项工作小组,街道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三个联社和七个社区,发动机关科室干部全部下沉社区支援,在群防群治、人员排查、卫生消杀、宣传教育、后勤保障、复工复产等方面狠下功夫,集中精力抓好每一个关键节点,取得了扎实的防控效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党旗插在进村口,筑牢防线践初心。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华洲街在龙潭、土华、小洲三个村共设置了20个检测卡口,每个卡口党旗飘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夜以继日、风雨无阻地进行24小时三班轮岗值守,累计登记13991人次。驻小洲村第一书记陈金成说,人员进出检测卡口是防疫工作的一道关键防线,无论有什么事,无论是本地村民还是来访人员,从这里进出都必须要测量体温、做好登记。租客还必须通过来穗中心的系统查核才能入村,如果没有在系统登记过或者租住地址等信息需要更新的,卡口工作人员会电话联系屋主,由屋主到场确认无误后才能带进去,充分发挥了屋主的主体作用。街道制定出台《华洲街卡口体温异常者转运指引》,全面梳理可能出现的情况,分级分类做好转运就诊的准备工作。迄今为止,辖内龙潭村、小洲村尚未发生确诊病例,土华村有一例病例,但未发生输入性病例。

登门入户排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街道成立了24个网格三人小组,在四标四实基础上分片区分小组开展大排查工作,由华洲派出所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街道工作人员组成行动小组进行上门排查,核实上级转发的信息,摸查房屋现有居住人员,检查房屋是否符合居家隔离条件,清理整顿无牌小旅馆。疫情发生后,华洲街累计出动三人小组4268人。小洲联社党委委员简镜明主动请缨作“调查员”,带着一个口罩、一个红袖章、一本笔记本,就开始挨家挨户开展筛查核实,登门入户、东奔西走,为屋主传达外来人员返穗相关政策精神,并要求屋主签订承诺书、严格落实返穗租客隔离要求。简镜明说:“在疫情防控期间,我这个组已经巡查了104栋公寓、1281个套间。说实话,敲门敲到手都痛了。对于我这种已经做爷爷的人,长时间爬楼梯膝盖真的有点吃不消,但是我绝不允许自己粗心大意,绝不能漏过任何一栋楼,一定要落实到每家每户。”正是无数个党员秉持着这样的责任感,使得群众都更加理解街道的防疫工作。

依托通讯平台,畅通信息壁垒。通过电话主动联系湖北籍来穗人员。街道协调海珠电信公司安装了30条固话线路,成立外联组,广泛发动各科室力量对全街近四万名重点疫区来穗人员进行电话摸查,逐一了解其在穗住址、离穗时间、离穗去向、离穗方式和回穗动向等各类情况,不错不漏,完整准确地将相关信息汇总成台账明细表。同时,话务员还需要向来穗人员宣传防疫政策、告知防控现状,叮嘱他们要提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减少外出、不聚集,并做好自身防护。

提供暖心服务,搭建互助桥梁。2月1日,街道牵头成立“华洲社工应急队”,开展社区星光守护计划,为社区居民提供防疫知识咨询、情绪支持及心理援助、弱势困境群体防疫援助;同时,面向因疫情或疫情防控政策影响的社区困境人士,以“街道指导+社区支持+社工执行”的模式建立社区居家互助群,依托1月29日开通的“华洲社工红棉守护热线”(18102519972)开展申请预约,为居民提供“菜到家”、“药温暖”服务。截至目前,共收到及拨出电话1951个,其中孤寡长者、困境残障人士等对象267人,通过热线共排查1684人并登记健康信息及离返穗信息,其中3人需要情绪支持。社工应急队分别在2月6日、8日、11日为3户因缺乏口罩无法前往医院取药的困境人士上门派送口罩,为1名湖北返穗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

严防疫情扩散,守护居民健康。2020年2月6日,土华洪福新村发生1例确诊病例,街道村社相关领导干部立即赶到现场掌握情况,第一时间采取处置措施,安排村社治安队员对该患者居住街巷进行24小时值守,协助疾控部门及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做好相关的隔离措施。疫情发生后,土华村严格把牢交通检疫关口,持续加强对进村人员和车辆的精准排查、动态监测,有效防输入、防扩散、防蔓延,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土华联社党委书记梁伟雄说:“我们一定要严防死守,紧绷一根弦,接到任务哪怕是半夜也要立即行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贴心服务实地查核——畅通复工复产渠道

华洲街切实贯彻防控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毫不放松地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力度,但同时也认真落实分区分级管控措施,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管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深入抓好安全生产、治安维稳等工作,把防控工作寓于服务当中,着力为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和更好服务。

截至2月20日,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辖区内已复工企业83家,其中规上重点企业62家,规上企业复工率88.6%,规上复工企业复工复产在岗人数共约1100人,督促规上企业在市统一防控指挥系统平台填写调查问卷,已有69家规上企业按要求填报调查问卷,填报率98.6%。数字背后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2名党员职工的辛勤付出。该服务中心主任卫国强说:“我们街道辖内主要是城中村,受限于土地使用性质,规上企业不多,加之这次疫情的外部冲击,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大家都很着急,想着在做好防疫工作基础上,当好企业“服务员”,尽力协助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海珠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惠企10条》《关于明确企业复工复产相关事项的通知》《重点招商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指南》……服务中心小冼的桌面上摆着厚厚一沓资料,她笑着说:“有关复工复产的政策文件,我们都广泛搜罗,力求烂熟于心,为的就是给企业精准提供咨询服务,它们在复工条件、社保缴纳、员工工资等方面有不少疑问,科室指定专人分片进行指导解答,同时鼓励企业采取错峰上下班、居家远程办公等方式,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不止这些,区里推出的复工热线、线上服务站等24小时求助渠道,有些企业不知道的,我们也及时推送给他们”,服务中心小谭补充到:“企业一封邮件就可以申请复工,但我们必须一一实地查核其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摸查过程中也能了解到他们一些困难,比如广诚汽车、华睿服饰等企业存在口罩紧缺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协助解决。”

广州华南五行创意园运营有限公司安排清洁人员每日定时定点,针对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清洁消毒,加强垃圾清理以及运输处理,对园区内复工的商户督促通风,做好出入登记回访。

华洲主动与辖区企业沟通联系,为企业送上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帮扶政策资料1000多份,多渠道帮助企业筹措疫情防控物资,接收捐赠物资后,第一时间将部分爱心口罩、消毒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发放给急需的企业,发放口罩2500个,测温仪12支。街道在热心服务的同时,十分注意监管企业的防疫工作,把好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监督关。重点对企业防疫应急物资配备情况、企业防疫责任落实情况、员工健康建档情况、厂区消毒情况和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查看,要求准备不充分不到位、疫情防控有隐患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确保辖区企业安全平稳、分批有序复工。

责任编辑:贺林平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