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新天地,上海第一高炉将变身钢铁会博中心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沈文敏2020-04-27 22:41

金色的炉台,变身金色的舞台。4月27日,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开工暨“钢铁荣耀 铸梦百年”活动标识首发仪式,在上海不锈2500立方米高炉区域举行。这座见证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具有历史跨度、文化价值的钢铁工业遗产,未来将被打造成为工业新天地、上海新地标。

微信图片_20200427202541.jpg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开工仪式现场。沈文敏摄

上海不锈前身最早为日亚钢业厂吴淞工场,建于1938年11月。解放后,改名为“上海第一钢铁厂”。1998年11月,宝钢、上钢、梅钢三钢联合后,先后为一钢公司、不锈钢分公司、不锈钢事业部、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image.png

上海不锈高炉区域所在地原为上海第一钢铁厂厂址,最早为日亚钢业厂吴淞工场,始建于1938年11月。image.png解放后改名为“上海第一钢铁厂”。

image.png1958年9月28日凌晨1时30分,毛泽东主席视察上钢一厂,勉励大家“要好好干,大有可为!”

image.png

1999年10月8日,2500立方米高炉点火投产,创造了炼铁建设史上当月达产达标的历史新纪录,结束了上钢一厂铁、钢不平衡的历史。

2012年7月4日,上海市政府和宝钢集团按照“减量、增效、调整、发展”的原则,推进宝山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上海不锈肩负起“产业结构调整、员工转型发展”的新使命。2016年6月,上海不锈按照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要求,关停了2500立方米高炉及碳钢相关产线;2018年6月,全面关停不锈钢生产线,开启了产城建设新事业。2018年7月4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宝武签署加强全面合作,推进吴淞地区整体转型升级合作协议,开启了不锈钢地块转型升级的序幕。2019年7月31日,“吴淞国际艺术城”与“吴淞口国际科创城”作为中国宝武宝山吴淞转型区域正式揭牌启动。

上海不锈高炉区域修缮改造工程是宝山吴淞区域不锈钢地块转型开发的首发项目,并将于今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成为年度世界钢铁大会和本年度“钢铁荣耀、铸梦百年”主题晚会的会议场所。项目区域占地面积5.9万平米,修缮改造后的建筑面积3.7万平米。

image.png

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将于今年10月建成。

中国宝武承载着传统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示范引领和光荣使命,将聚焦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卓越全球城市的宏伟目标,通过上海不锈高炉区域修缮改造工程这张转型“名片”,带动区域整体转型,提升区域活力和价值。远期目标是把高炉及周边区域打造成高炉遗址主题公园,以情景商业和文化展演为驱动,引入TED主题特色的内容,即科技、娱乐和设计,突出生活性和未来感,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相关联,逐步培育产业生态圈,成为全球钢铁厂区开放化改造范本、中国钢铁文化展示中心、上海知趣商游新天地和宝武文化品牌意向园。

image.png

未来,这里将成为上海市最大、宝山区唯一的工业遗存风貌保护区,打造成上海城市副中心区域、上海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新名片。

中国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当年曾在上钢一厂工作过,他动情地说:“我们足下的这片热土是1958年毛主席亲临视察过的地方,这里凝结着几代钢铁人‘钢铁报国’的初心和使命。钢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就是金色的。炉台是金色的,事业是金色的。因为,发展钢铁是实现工业化的根基,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毛主席的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钢铁人,用钢铁意志支撑起民族脊梁。”

今年是中国宝武绵延赓续的130年,也是近现代中国钢铁工业发端、发展、登顶世界之巅的130年。今天,中国宝武旗下的每一个为钢铁而生、因钢铁得名的企业都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方位上,为国家挺起钢铁脊梁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浩荡长江,中国宝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了宝钢、武钢、马钢、八钢、韶钢、重钢、鄂钢等企业。

作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中国宝武承担着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摇篮,是钢铁工业最发达最先进的地区,这里留存并延续着钢铁的文化根脉。中国宝武决定在今年开展“钢铁荣耀 铸梦百年”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钢铁会博中心这座金色的舞台上继续书写钢铁报国的崭新华章。(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中国宝武集团提供)

责任编辑:沈文敏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