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格拉斯哥回到安徽,我经历了什么?
——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直击之六十四
我是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读书的一名普通研究生,今天是我回到老家阜阳隔离的最后一天,一想到马上就要拥抱自由的生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回想起从英国归来这件事,可以说是我自出生以来最惊心动魄也是最让家人揪心的经历,2020年的3月注定要成为我永生难忘的一个月。
随着疫情在英国的扩散,学校也开始停课,通过各种渠道,我终于买到了3月21日回国的机票。和我一行的有七个朋友,在机场还遇到了一些坐同班飞机回去的中国留学生,我们每个人都配上了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虽然很多人投来诧异的目光,但我们一心想的是要安全回国。飞机上我们很多人都是坚持不吃不喝,怕口罩摘下来就会有被感染的可能。经过长时间飞行,22号我终于落地北京,在安徽驻京办同志的帮助下,当晚我顺利在北京住下,第二天一早,我又赶往大兴机场,继续踏上回家的路程。
从大兴机场开始,每一段路都有工作人员陪着我,直到将我送上飞机。回去的途中,我一直坐在最后一排的隔离区,到了阜阳机场之后,就有人来和空姐对接,并将我送上开往隔离酒店的救护车。救护车在酒店门口停下的时候我看到了早早等候在那里的妈妈,我趴在车窗上和妈妈遥遥相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到了酒店之后有专人对我的所有行李进行了消毒,并把我带到了隔离的房间,交代完注意事项后隔离生活就开始了。
隔离生活被工作人员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日三餐定时配送,早上米粥、牛奶,中午和晚上荤素搭配,虽然不能自己选择每天的菜品,但是酒店的安排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还记得第一天隔离的晚上,喝到了一碗鲜美的鱼汤,那是我在英国日思夜想的美味,没想到刚来就安排上了。
和我一同回国的小伙伴,也在不同的地方接受隔离,为了方便交流,我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在里面分享着自己的一日三餐,聊聊天,侃侃八卦,回忆在英国生活的点点滴滴,相约着等疫情结束,好好地聚上一聚。每天电视上的疫情报道,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想起在英国的时候,每天都在网上关注着国内疫情防控的消息,从最开始确诊病例的激增,到现在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心中不仅是对防疫人员感到敬佩,也为自己是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今年八月我就要从学校毕业,虽然课程停止了,但是学习进度一刻也不敢耽误。隔离期间,看书学习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事,前段时间,学校公布了毕业考试的时间,这无形中也给我增加了压力,疫情虽然打乱了原有的毕业计划,但是为了顺利毕业,对自己的要求一点也不能松。
“等我回家了,开车带我兜兜风吧。”这是我在隔离期间跟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次跟她视频,她都会耐心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回家了,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这段时间,我的表妹也常常拎着大包小包的零食来看我,虽然她只能把东西转交给工作人员,站在楼下和我挥挥手,但这也成为了我隔离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讲述者为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刘灿灿 田先进整理报道)
“徽故事——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直击”系列报道往期文章:
之六十三:《4月7日将返校,高考推迟了一个月……》
之六十二:《合肥来了消费券!怎么领,如何花?》
之六十一:《守望相助 最暖人心》
之六十:《扶贫驿站复工忙》
之五十九:《挡不住的思念,“云”上见》
之五十八:《粮食种植提质增产?不妨试试这么做!》
之五十七:《绿色通道,保证港口通航》
之五十六:《客人退单后,黄山民宿如何度过寒冬?》
之五十五:《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挺身而出》
之五十四:《医院恢复门诊了!》
之五十二:《脱贫攻坚收官年,这位干部有话说!》
之五十一:《听!援鄂医生回家后的诉说……》
之五十:《金碗银碗,不如捧个“饭碗”》
之四十八:《脱贫户上班记》
之四十七:《大家惦记的味道,回来了!》
之四十六:《老乡家的地,全靠这位社区第一书记》
之四十五:《图书馆终于开门了!》
之四十三:《“中国好人”的身影》
之四十二:《不一样的课堂 同样的成长》
之三十七:《防疫生产两不误,这位干部有套路》
之三十六:《“校长送来新手机”》
之三十五:《“花木兰”是安徽姑娘》
之三十四:《经理巧变操作工,“共享员工”如何完成华丽转身?》
之三十三:《54岁乡村教师的直播课》
之三十二:《患者住院12天 费用谁埋单?》
之三十一:《疫情期间,快递小哥的一天有啥不同?》
之三十:《他,从雷神山归来》
之二十九:《“疫”常时期巧代购,皖鄂毗邻兄弟情!》
之二十八:《中药战“疫”,六安来了!》
之二十七:《他守护生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之二十五:《抗“疫”医生眼中的重症患者》
之二十四:《“单元长”——疫情管控新头衔》
之二十三:《一位安徽籍武汉教授的治愈经历》
之二十二:《叮!抗疫“知心姐姐”已上线!》
之二十一:《内心恐慌压力大,群众工作不好做?》
之二十:《返岗复工,黄山发车!》
之十八:《贫困户变身战“疫”“游骑兵”》
之十七:《“马大嫂”战“疫”记》
之十六:《紧要关头,防疫物资从何而来?》
之十五:《孔文超复工记》
之十二:《一位九旬老人的特殊“假期”》
之十一:《“一句乡音,胜过千言万语”》
之九:《给最美逆行者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