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会”之名搞升学宴、收受礼金,查!
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2020-09-25 12:41

又一年金秋入学季,随着考生录取通知书的相继送达,同时送达给亲朋好友的,还有一份请柬——升学宴也将成为高考后最隆重的答谢,也是孩子走向更遥远的课堂之前,收获到的一份温情殷殷的祝福。

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新民风建设的推进,升学宴已经成为移风易俗的一个堵点。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是旧俗恶习,大多数是虚荣心作祟,无论是办酒席的不菲花费,还是送出的大大小小的礼金,都让家庭不堪重负。”对于举办“升学宴”“谢师宴”,基层群众或多或少有些抵触。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狠刹‘升学宴’‘谢师宴’等歪风邪气是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民风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

“要对‘升学宴’‘谢师宴’、餐饮浪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并将其作为政治监督切入点,切实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安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田沐臣就遏制餐饮浪费问题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提出明确要求。

9月初,安康市纪委监委联合相关单位印发通知,重申不操办不参与“升学宴”“谢师宴”有关纪律要求。并成立专门监督检查组,深入酒店、宾馆、农家乐等餐饮场所,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和参与‘升学宴’‘谢师宴’问题、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你知道市上规定不能操办升学宴吗?”“你是党员,又是村干部,怎们能带头违纪呢?”检查中发现,基层干部违规举办宴请屡禁不止,躲避纪委检查的花样也在不断翻新。有的化整为零,将本是十桌的宴请拆分成一两桌的“家庭聚会”,或是借用朋友之名,披上隐形外衣。

“‘升学宴’‘谢师宴’之所以屡禁不止,重要原因在于个别部门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笼子扎得不紧、约束不够有力。”安康市纪委常委、副书记田静一针见血的指出。

9月4日,安康党风廉政网通报曝光三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问题。石泉县两河镇中心村党支部委员、妇联主席廖某某,白河县中厂镇宽坪村党支部委员、文书戴某某,岚皋县佐龙镇塔元村村委会主任刘某某,均因操办其子女“升学宴”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责令退还违规收受的礼金,有关党组织负责人也因教育监督不到位,受到批评教育。

“我们对因工作措施不实、教育监督不到位,导致本单位、本部门、本县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和参与‘升学宴’‘谢师宴’的实行‘一案双查’。”安康市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到。

压力之下,各县区纷纷行动。白河县将不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与新民风建设、家规家风教育、“三苦精神”教育相结合,全县共举办集体升学礼100余场,2000余名高考学生参加,累计节省费用上千万元;石泉县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开展并进行考核;旬阳县对重点餐饮单位及机关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汉滨区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落实制止餐饮浪费情况进行后续跟踪检查……

“在很多时候,很多人并非甘于接受电话那端的邀请,真正的庆祝,绝非饭饱酒足之后格式化的恭维。或许,发个短信,打个电话,互道珍重,耳畔寄语,可能于平淡之中更显脉脉温情。”紫阳县退休教师张高文说。

(通讯员 奚小莉 张婉)

责任编辑:原韬雄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