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复兴之路,总书记特别看重这个“共同体”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1-08-26 14:46

微信图片_20210826133425.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观看了承德博物馆的《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

为何要看这个历史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个展览呈现的是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的民族团结状况。清代的康乾盛世,正是建立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之上,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共同创造了那段辉煌历史。

这些年,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看昨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

ab130cc629c1b1e383c243d5ecba9867_.jpg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沿革。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在了解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发掘保护情况和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历史沿革时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历史上,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正因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2015年9月,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今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再次强调:“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看今天:各族群众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增进民族团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地区考察时一直关心的问题。

2014年,在新疆考察时,从喀什到乌鲁木齐,从同村民交流到同自治区领导座谈,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

2016年7月,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民族都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石榴籽形容56个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各民族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2017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今年6月,在青海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总书记给大家讲述了“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迎来民族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的历史性变迁,各民族携手过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看明天: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时,多次表示各民族要同舟共济,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贵州.jpg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今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不久前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阔步前行的道路上,各族人民正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统筹:张毅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李昌禹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统筹:赖向东、毕晓洋)

责任编辑:雒健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