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建方舱,与时间赛跑——中建二局彻夜鏖战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沈文敏2022-04-07 15:08

4月5日深夜,中建二局千军出动,连夜投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改造工作中。这里将改建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提供4万多张床位。中建二局负责建设的B区2号馆,面积达5万平方米,可提供6000床位。中建二局将累计投入6000名工友,用3天时间打快战、打胜战。

视频来源:中建二局

5日晚11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灯火通明,一车接一车的工友从中建二局各处工地奔赴而来。为了确保建设人员顺利进场,中建二局各在沪项目连夜为参建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协调上百张通行证。

进场时,由于图纸还在不断完善,建设团队必须做到边设计边施工。很快,开阔的展厅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从200余名到3000名,机械设备从2台到20台,隔板组装从5000平方米到30000平方米,7500个插座,286套配电箱,35000米护套线,12000米风管,228台空调,10000米水管,3006个灯具,739个外围集装箱在短时间内迅速汇集,确保现场建设畅通,快速推进局面迅速形成。

作为中建二局此次改造项目工程组组长,许宁白天在现场统筹协调物料进场和各环节生产推进,晚上一头扎进办公室和技术人员研究设计方案。为了提高施工进度,项目团队综合运用BIM技术,现场按编号拼装非污染区、污染区等不同区域的板材,“平时需要两个月调试的工作,我们要在24小时内完成,各类管线需要通过模拟铺搭,一次安装到位。”

施工技术并不难,难的是要将生产物资和施工人员做到充分的调动与调配。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6000个床位,3天工期,保护会展中心原始结构,这些原不复杂的“简单”要求汇集在一起,变成了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攻坚”目标。每一次施工设计图的变动,项目团队都会重新梳理施工方案,充分保证施工进度。

面对生产物资筹集紧张,人员配备短缺等困难,中建二局指挥团队临危不乱,统筹全局,制定好施工进度计划,划分区域,责任到人,24小时不间断轮流作业,与时间赛跑,与疫情竞速。经过1天的鏖战,国家会展中心2号馆现已方舱林立,正在进行水电安装及床铺收尾工作。

责任编辑:沈文敏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