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坚决扛起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融入发展格局 服务实体经济
该行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作用,提高资金精准直达性,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2022年以来,其积极贯彻落实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部署和安排,率先开展“信贷进万企、助力稳大盘”专项行动。制造业贷款增幅近4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余额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首家“双破万亿”,有效支持国产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载人航天等一批“国之重器”建设。
工商银行信贷支持的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
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其统筹重点区域和发展区域,增强金融资源在城乡、区域、人群之间配置的均衡性。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资源倾斜的同时,保持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边疆民族地区资源投入,增强金融资源配置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深入实施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覆盖近千家区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截至2022年9月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过3.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6000亿元,增幅超过22%。
以人民为中心 惠民利民便民
工商银行传承人民金融根脉和红色基因,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经营的各领域全过程,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金融助力,建设人民满意银行。
2022年6月,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客户服务经理辅助老年客户使用自助设备。
2022年以来,国家多个部门密集出台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等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工商银行全力打造“为民”“便民”“惠民”“利民”的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国家民生保障制度落地推广,为人民实现美好养老生活保驾护航。如首批在全国36个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地区正式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在广州、青岛、合肥、西安、成都5个城市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产品销量近60亿元。
在持续提升客户金融服务方面,其深入推进“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例如,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聚焦“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高频场景,持续打造“工享消费”“工银爱购”等服务品牌,助力持续扩大内需。
构建生态体系 加速服务创新
工商银行积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大局,全力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金融生态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供给水平。截至2022年11月末,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服务普惠小微客户数增加19万户,增幅超过23%;绿色贷款规模超过3.8万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同业第一。
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该行围绕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任务,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客群,开展“春苗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优化“科创金融中心、特色支行、科创网点”三级专营机构布局,在全国科创企业集中的区域组建了11家科创中心和160家特色支行,创新“科创贷”“认股贷”等专属产品。
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其深化数字工行(D-ICBC)建设,持续升级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促进业务、科技、数据“煲汤式”融合,推动业务、产品等数字化升级,全面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大局。成功发布手机银行8.0版本,实现手机银行代际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等自主创新的企业级技术平台在多项国家级测评中达到金融业最高级别。
完善风险防范 维护经济稳定
工商银行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畅通经济循环、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抓好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带头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该行持续推进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和现代银行相匹配的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持续推动构建“三道口、七彩池”智能信贷风控体系,强化表内表外、境内境外、线上线下、商行投行和其他业务、总行和附属机构的“五个一本账”管理,完善全面、全球、全员、全程、全新、全额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大数据智能化风控平台,丰富和发展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和工具箱,推动风险管理制度、政策、流程、工具和系统覆盖各类风险、各类机构、各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