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建筑与创新展陈共叙文化精神,华东师大新校史馆开馆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1-10-08 17:45

10月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修缮一新的华东师大校史馆重新开馆。

华东师大原党委书记、11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施平为校史馆题写馆名,并通过云揭幕的方式,和在现场的几任校领导共同为新校史馆揭幕。

书记校长开启新校史馆大门_proc.jpg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开启新校史馆大门。

华东师大新校史馆坐落于中山北路校区,与建于1930年的群贤堂、大草坪和1946年的思群堂组成有机整体,构成学校的校史风貌区。新馆通过图文、视频、实物、互动等方式,全景展现华东师大建校70年和办学142年来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在展陈空间上创新设计,实施“1+1方案”,即校史在校史馆展陈,人物事迹在群贤堂展示,将校史展陈和历史建筑有机融合。

新馆有不少首次公开的珍贵展品,如毛泽东主席批注冯契先生的《怎样认识世界》一书,大夏大学校友郭大力翻译的中文全译本《资本论》首个版本,田汉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陈吉余院士为浦东机场建设向上海市政府的建议手稿,以及戴家祥先生《金文大字典》手稿等。

郭大力首个中文全译本《资本论》初版_proc.jpg

1938年,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校友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初版。

1926年1月,光华大学大西路新校舍开工典礼_proc.jpg

华东师大前身光华大学校园为外交家王省三夫妇捐赠沪西家族田地而立。校史馆展出了1930年竖立,由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钱锺书之父钱基博撰写的《王省三先生暨费佩翠夫人昭德之碑》实物。图为当年的校舍开工典礼。

1 195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_proc.jpg

华东师大于1951年10月16日成立,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图片由华东师大提供)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