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成都文化新地标:金沙演艺综合体已披上“金玉外衣”
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吴雯娟王永战2023-04-22 01:18

近日,不少成都市民途径西三环发现,由中建三局西南公司承建的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主体已经披上“金镶玉外衣”,夕阳映照下,折射出一道道质感光泽。

图片2.jpg记者获悉,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8”字形左右两个主体建筑幕墙施工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城市雨棚”幕墙施工,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工程及舞台相关专业施工同步推进中,以全力冲刺今年6月底竣工验收的计划目标。

“金玉呈祥”外观设计 再现璀璨古蜀文明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将古蜀文明最璀璨的金沙遗址文化作了最浪漫的表达:黄金面具、太阳神鸟金饰、玉环、玉璋等,将金沙古文物浪漫形态和古蜀文明神秘细腻的元素,通过抽象表达融入外观设计,并通过鱼鳞式铝板系统、金色彩釉玻璃、钛金色遮阳格栅板流动的线条与玻璃形成虚实对比,隐喻‘金文化’和‘玉文化’,表达‘金玉呈祥’的美好愿望。”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位于成都市三环路西四段东侧、摸底河北侧,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重大城市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

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经理文仕强向记者透露,“取义‘金玉呈祥’的建筑外观以连续流畅的曲面将墙面和屋面连为整体,形似‘8’字形莫比乌斯环,一左一右两个主体建筑通过‘城市雨棚’紧密相连,其中北侧是综合剧场,拥有1200个座位的甲级剧院,可承载各种演艺需求;南侧为文化活动中心,包含一个可容纳800人的电影院,还设有高空杂技厅、排练厅、空中书吧茶座、城市观景台、室外演出场地等,承担文化娱乐、艺术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旨在打造集文商旅体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地标,为广大市民提供品质文化活动与消费体验需求。”

采用多项智慧建造与环保技术

“幕墙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最难的区域在将两个主体建筑相连接的‘城市雨棚’位置,该部位大量分布鱼鳞式铝板系统和彩釉玻璃金属格栅幕墙系统,且处于整个项目双曲扭变的中心区,顶部270块异型铝板和260块异型玻璃,最大翘曲度均为80mm。雨棚钢龙骨展开面积近2000平方米,总重量约300吨,提升方案采用同主体钢结构一起实行整体提升,设计了10个液压提升吊点,分三个阶段完成提升。”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幕墙工程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项目采用多项智慧建造与环保技术。文仕强介绍道,“项目全专业运用BIM技术,全过程施工模拟及监测技术及三维扫描重建技术等多项智慧建造技术,对复杂环境钢结构整体提升进行技术攻关。同时大量采用栓接工艺,减少焊接施工,安全环保且拆卸方便,外层装饰披叠铝板采用不打胶工艺,减少了面板的污染,上下装饰铝板间形成披叠效果,可实现面板的自清洁功能,减少幕墙外表面定期的清洁费用。”

此外,金沙演艺综合体计划于2023年6月底竣工验收。该项目建成后,将呈现建筑与景观、文化与商业、形态与功能、创新与品质和谐共生,对弥补城市大型文化设施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永战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