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包头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韩晓慧2022-11-14 11:10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放眼青山区,重大项目串珠成廊:一批好项目成功引进,一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吹响“冲锋号”……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建设场景正酣畅淋漓地记录着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以高质量项目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初冬时节,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各重点项目现场正以全速奔跑的状态,抓机遇、抓进度,演绎着“速度与激情”。“爱包头、作贡献”的项目建设者们抢抓当前施工有利时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用实干实效为包头争荣誉、作贡献。

重点项目向“新”出发

从光伏产业链、装备制造设备产业链到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产业链;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到核技术应用产业链;从应急装备产业链到数字经济产业和科技创新载体产业链、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今年,青山区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硬支撑”,区委区政府和园区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围绕13条产业链,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全速“奔跑”。

“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单晶车间主体工程及单晶炉立装已完成,现正进行车间内辅房、室外连廊以及室外工程、机电二次配调试,已完成项目整体工程的90%,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单晶拉晶车间项目近期进行点火试生产,切片项目2023年初开工建设,全部项目预计2023年8月竣工投产。”包头阿特斯运营总监何安林介绍,项目年产值可实现60亿元,年税收5亿元,实现就业2000人,可带动晶源、群禾等产业链配套企业4至5家落户青山区,光伏拉晶配套产业基本健全,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电超薄铜箔项目2022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1号、3号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其中,1号厂房已完成项目设备基础施工的60%,15台设备正在安装中。新建的4号厂房9月底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项目预计2023年3月份试生产,6月份正式投产,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超薄锂电铜箔生产线2条,全部建成后具备年产2.5万吨锂电超薄铜箔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约20亿元,可解决就业约700人。”比亚迪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今年装备园区共实施重点项目40个,其中续建项目18个、新建项目22个。截至目前,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其中13个项目已投产(竣工);20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占总新建项目比重达91%。“其中不乏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向‘新’出发,转型发展的节拍更加强劲。”青山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李海亮介绍。

新开的重点工业项目中,有延链补链项目10个,特别是光伏产业新增了50GW单晶和43GW切片,并吸引带动汉思碳碳材料、栢特碳碳材料、振辉石墨等10个配套项目落户,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达到110GW单晶多晶、80GW切片,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产业基地,是目前自治区在该领域规模最大、配套最全、链条最长的产业体系,也成为包头打造全国硅产业中心、乃至世界绿色硅都的决定性力量。

今年重点项目中,有三类500强、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项目29个,创造了3个自治区第一和2个包头首家。比亚迪落地建设了国内技术最先进、自治区第一个规模化刀片电池超薄铜箔项目,16张叠加的厚度仅相当于一张A4纸,可提升5%的电池能量密度;联东U谷在青山区建设了内蒙古首家集建设、招商、运营为一体的产业园区,一个项目能带动35户企业落地;南高齿7兆瓦以上大型风机齿轮箱项目,是目前全自治区第一个大型风电齿轮箱项目;乾运高科锂电正极材料项目,填补了包头没有正极材料的空白。和合医学检测实验室不用政府投入、不用聘请专业人才,24小时可以完成100万人核酸检测,成为包头市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正为青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保障服务围着项目“转”

千方百计抢进度,铆足干劲往前赶,园区“负责到底”,企业“加速奔跑”。

“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整体基建项目建设已完成70%,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2023年1月设备开始进厂安装,2023年6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万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内蒙古乾运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联系人郭燕说。

“看到园区的相关领导和项目专班工作人员那么有干劲和拼劲,我们企业也更加有信心为青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郭燕介绍,项目自从落地包头装备制造园区以来,园区的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都是“撵”着企业奔跑,一次次到企业实地调研问题困难、一次次上门问需求、一对一的为企业梳理问题,一项一项对接手续办理流程……他们的担当、作为,着实让企业发展未来可期。尤其是在今年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急需办理施工许可证,青山区重大项目专班人员一趟趟地往返在协助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中。青山区把企业的急事难事当做自己事情来办的态度,让企业更加坚定了要铆足干劲、加快进度把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的信心。

包头阿特斯企业与乾运高科新材料企业也同样感受到青山区在全力以赴的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的积极态度。

“在疫情期间,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了100多名低风险区员工能够正常返岗,企业1200人实行了封闭式两点一线管理,有效地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园区指导企业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车辆通行,保障企业项目建设运输车辆安全有序出行。”包头阿特斯运营总监何安林介绍,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领导干部多次上门问需求,实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困难问题,对于青山区营商环境和高效服务非常满意。“爱包头、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让企业在青山区投资兴业更有信心。下一步,企业将继续抢抓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助力地区经济稳进提质。

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全方位激发经济细胞活力。青山区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项目推进专班;组建助企“帮帮队”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党员干部到一线办公,实现从“开门纳谏”到“上门纳谏”,畅通企业发展诉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上门解读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用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运行“加速跑”。

为了坚定外地客商投资创业的信心,青山区和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创新出台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帮助企业和重点项目解决需求难题、释放发展活力。前三季度数据显示,青山区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7.4%;单晶硅实现产量7.48万吨,同比增长46.7%;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近4倍。

青山区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以优服务强支撑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年,青山区实施重点项目118个,总投资586.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27.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2个,占61%;工业项目64个,占54.2%。年内可竣工投产66个。

“奋进新征程,青山区正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振奋精神,调优状态,凝聚力量,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冲刺四季度和全年经营目标,以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爱包头、作贡献。”李海亮介绍,下一步,我们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爱包头、作贡献’的奋斗动力,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对光伏产业、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上下游展链、延链工作,积极为现有链上企业寻找配套服务企业。光伏产业继续增强晶硅集聚效应,尽快打通组电池、电站等下游链节点;风电产业抓紧推动南高齿三期等项目实施,构建装备制造和运维服务完整链条;依托规划建设的氢能产业园,着力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为全市和青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力。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青山区以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落实落细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爱包头、作贡献,奋力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在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大潮中,奋楫争先、勇立潮头,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责任编辑:张枨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