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人16周走遍43个实验室 华科大未来技术学院轮转的实验室激发科研创新潜力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2023-05-18 09:10

站在一长串展板的最前头,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大二年级的李萦初自信地向几位评委老师讲解着她所研发的“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隧道变形监测”的原理、方案以及所取得的成果。5月11日,2023未来科创学术论坛在华科大举行。与李萦初同批进入该学院的其他119名同学也同样用一张张完备的学术海报,展示着历时16周完成的一项特殊课程——实验室轮转课程的成果。

图片1.png

图为学生正在向评委介绍所研发的成果。

该校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唐明教授介绍,国内外知名高校部分学科的研究生会开展实验室轮转课程,本科生则比较少见。华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率先在全国面向全体本科生进行大规模、深层次、全覆盖的实验室轮转教学改革是国内高校一次有益尝试。据悉,本次实验室轮转课程整体时长为16周,围绕“信息与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与集成电路、生物医学与大健康”三个领域方向,依托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设施,从全校范围内遴选了43个学科交叉高水平实验室供120名学生选择。期间,每个人要参与到三个方向完全不同实验室的课题中。

“参与到李院士课题组的实验中,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师兄师姐组会上的头脑风暴环节。他们输出的知识不仅涉及本专业内容,还会有跨学科前沿问题的讨论,听起来特别‘过瘾’!”未来技术学院大二年级的卢笑笑告诉记者。据了解,本次实验室轮转的课程导师都是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大咖,包括李培根院士等一批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学生项目指导,带领学生直击学术科研最前沿。

16周的轮转学习,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独立科研的能力,更扩展了跨学科学习的视野。唐明谈到,“学生给我很多‘惊喜’!轮转课程是高强度的科研实践,的确给学生带来不小压力,但他们的潜力被大大激发,其中也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在唐明院长实验室轮转的熊佳旺同学,参与了一项重要科研项目,该项目产出的论文成果目前已经被光通讯领域顶级会议“激光及光电会议(CLEO)”录用。据悉,目前120名学生都将实验室轮转的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选题,立志推进科研项目更进一步。

辅导员李梦叶见证了这些学生们的困惑、成长与蜕变。受社会热点的影响,学生们在大一入学时的预选专业呈现扎堆的倾向。“经过实验室轮转课程后,大多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了解了自身擅长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科研方向。原先那种集中往一个方向‘挤’的局面就彻底改变了。”

据了解,未来技术学院的此次实验室轮转课程是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的代表性举措。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丁汉院士表示:“实验室轮转课程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率先体验到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为我国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高翔、韩天阳)

责任编辑:吴君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