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朋友大家好!我是鞍山街道红色志愿者宣讲团成员,我宣讲的题目是:高举旗帜 凝聚力量 团结奋斗的大会”。近日,在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鞍山道街道团11号社区群里,由75岁的红色宣讲员王学昆主讲的“云端课堂”开讲了。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王学昆一直思考在疫情特殊形势下如何组织社区居民和老同志们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他利用自己熟悉新媒体的优势,以“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党的理论创新中彰显历史自信”等内容为题,录制了6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短小精悍的理论宣讲视频,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要问王学昆是谁?他可是昆都仑区的一位“名人”。75岁老人,没有一点佝偻,演讲起来声如洪钟,王学昆给人的首印象就是挺拔。他1947年生,1968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包头市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副团长、昆都仑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团11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他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一直从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宣讲,致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和支持青少年成长成才。2014年以来,多次受到表彰奖励,2020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你工作先进工作者”、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宣讲员;2021被授予“包头市模范退役军人”光荣称号;2022被评为“包头市第一届最美退役军人”。
潜心研读,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
为了做好基层宣讲工作,王学昆潜心研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重知识更新、思想观念跟进,坚持每天访问人民网理论等频道,收集时政素材,宣讲内容尽量做到数据准确、内容详实、题材丰富。每次国家重要大会召开之时,他会前提前准备,会中全程关注,会后仔细研读,做到深刻领会,精辟讲解。
为了使宣讲的效果更好,他想到将枯燥的长篇文稿改用PPT的方式呈现,第一部PPT是求助于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制作的,效果很好。但总不如自己动手方便,于是王学昆便买来相关工具书自学,平时用心搜集图片,在网上掏腰包购买模板……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今他的每份讲稿都有自制的配套PPT,图文并茂,简单易懂。他紧贴宣讲对象,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既有理论的高度、话题的热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和贴近群众的温度,使“想讲的”和“想听的”两者达到了有机结合。
此次“云端课堂”播出后,社区居民反响强烈,纷纷表示王学昆的宣讲视频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别开生面,讲得特别实在,也接地气,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让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团12号社区居民赵永革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对于我们退休党员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这些老年人更是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这种网课方式的学习没有经历过,看着熟悉的脸庞,觉得很新颖的。”
党的十八以来,王学昆先后撰写演讲稿100余篇,累计约120万字,自制PPT课件90余部,专场报告会400余场,听众达10万人次。
初心永恒,用切身经历传承红色基因
十几年来,王学昆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事业中,努力践行“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创新务实,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少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少年,做青少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给学生做宣讲时,他通常时间把握在每讲不超过半小时,还时常背上手风琴,给孩子们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以歌曲开场,借以拉近同孩子们的情感距离,再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渲染演讲内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在土右旗民族一中给初二的学生宣讲结束后,同学们把他围住请他在笔记本上签字留念,孩子们说:“王爷爷,您对价值观的解读,我们听懂了!”
没有华丽的溢美之词,但孩子们的这些举动,让他感受到莫大的欣慰,也激发了他宣讲的激情和热情。
老骥伏枥,用一腔热忱点亮城市之光
关工委系统的宣讲工作面对的是“一老一少 ”,即“五老”人员和广大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差异,宣讲时需要区别对象把握宣讲深度,尽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把宣讲的对象分众化,有针对性地选取当地的实际案例,做到因人制宜、精准滴灌。
在宣讲“中国梦”这一题材时,面向广大“五老”人员,重点引导听众把“中国梦”放在中国近代史中去把握;给中学生的宣讲,激励青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让青春志向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面对小学生,则以讲故事的方式点燃少年儿童的理想火花,增进少年儿童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
他还坚持“内容为王”,改变一篇“通稿”讲一片的现象,通过当地群众的“身边事”说清“大政策”,确保基层宣讲“有意思”,打通理论宣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次讲座后他都及时听取百姓反馈,了解每堂讲座的群众意见,为下一次宣讲改进提升提供依据。同时,积极宣传报道,使宣讲活动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的宣传思想文化品牌。
几十年,义务宣讲,奉献余热,基层宣讲工作已成为他生活的全部。为确保每一次宣讲都能出新出彩,他既不能很好地照顾身体,也不能够陪伴家人,即使呆在家中,也总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查阅资料和精心备课上。他不辞劳苦、日夜奔波,积极投身于义务宣讲工作中,活跃在红色宣传基层一线,传递党的正能量,将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不仅如此,他还发扬“传帮带”精神,带动青年人加入宣讲队伍,构成一支以王学昆等老干部、老党员为骨干、年轻党员为后备力量的老中青红色宣讲团,扩大红色宣讲团的辐射面。
王学昆曾说:“晚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的所想所思,以及对下一代的期望和感悟传递出去,这是我的一大幸事。我曾经举拳头向党宣过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作为干部是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不退休。”
二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历练了王学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甘于奉献的品格;如今的“五老”身份,让他又多了一份责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铭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年逾古稀的老党员王学昆,依然在勤奋地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已步入老年的王学昆,始终保持阳光心态,培根铸魂,言传身教,传递信仰的力量,发挥晚年余热,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