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居委会吗?我年纪大了腿不方便,闺女不在身边就我一个人,你们能不能帮我去医院取点药啊?”听闻之后,网格员席佳悦起身直奔张奶奶家里,了解完情况后及时到医院取回了药。
“社区推广的‘点单’电话真的很不错,自从上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电话帮忙买药后,志愿者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我,陪我看病、洗刷、唠嗑,帮我买米买菜、缴费充值……,真是太感激他们了!”张奶奶提到的点单电话在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少先路街道所属的社区并不少见。
近年来,少先路街道党工委不断探索社区治理路径,结合街道实际,统筹辖区物业公司、爱心企业、公益团体、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成立了“问帮团”,建立了“1支总队,N小分队”的专兼职志愿服务队,向居民提供全天候便民服务,形成了楼栋长、单元长入户“寻单”,居民需求“点单”,网格员登记“建单”,党群服务中心分类“派单”,联盟单位、志愿者团队、党员能人等“接单”的服务模式,不仅搭建起了居民和志愿者互通的桥梁,把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单元门口”和“院里炕头”,也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真实写照。
“问帮团”服务,关键在“问”。少先街道主动“出击”,走进居民家中“敲门问需”。
少先23社区内有一个半地下自行车车棚,常年的风吹雨淋,使得区车棚顶部破损严重,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车棚顶部震动、碎片掉落,很容易砸伤来此取车居民。“每当大风天气,我们都不敢把车停在里面,怕进去就被车棚碎片砸到,但是不放进去,又怕车子被偷,如遇雨水天,电动车被淋湿还有可能造成短路漏电现象,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居民杨厚为此十分困扰,“敲门问需”获悉此事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立刻联系‘问帮团’成员—物业公司进行协调,第二天,物业施工队就拉着施工材料赶了过来,给车棚顶部重新做了防水,并对门口的地面做了加高,有效阻止了雨水倒灌。
事情虽小,却让人心暖。站在新修的车棚前,居民魏明昆竖起大拇指:“‘问帮团’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仅解决了我们存放车困扰,也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问帮团”解决问题迅速高效不拖沓,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更多居民愿意找“问帮团”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叔叔阿姨一碰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来找我们‘问帮团’,这份信任让我特别开心!”志愿者贺羽蓉骄傲的表示。
“问”的人多了,怎么“帮”也是关键。街道各社区以“问帮团”为载体,结合小区老人较多的实际,开展免费问诊、健康讲座等一条龙服务,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问帮团”还会提供上门服务。
“以前社区服务也挺好,但是有些服务和咱们居民需要的不太一致!现在不一样咯,社区服务的层次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能满足咱们的‘口味’啦”老人田园高兴地夸赞到。
为进一步壮大“帮”的力量,丰富“帮”的层次,提升“帮”的水平,街道党工委不断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畅通沟通联络渠道,鼓励社区积极邀请周边理发店、诊所、培训机构等更多群体进驻“问帮团”,充分发掘居民中的潜力股,让电工,水暖工、车工、焊工、瓦工、网络工程师等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加入“问帮团”,不定期为居民们开展道德讲堂、法制讲堂、义诊、义剪、义务劳动、义务表演等活动,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目前“问帮团”志愿者已有400余人,今年以来解决居民困难128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