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夜晚的暑气渐消。暮色四合,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友谊十九小区内一处新建的中心广场上却人头攒动,一场“围炉夜话”正在上演。
“今天聚一起就谈两件事,老旧小区改造后咱家园的新变化和社区共治上的好点子、好建议。”站在82米高的巨型烟囱脚下,友谊十九四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吴秀凤先来了一段开场白。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月季花香。眼前是宽阔平整的广场、崭新的居民活动室、大型社区康养中心......
“很难想象吧,这一片儿之前是早已破败了的锅炉房。”看着家园新景,家住友谊十九小区9栋的包钢退休职工杨桂芳连连感慨。
友谊十九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包钢集团为员工准备的福利房,共计196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达79.17万平方米,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单体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小区。直到现在,在12412户居民中,仍然有2/3的住户是包钢退休的老职工。
“那时候,风越是把窗户吹得呜呜作响,这锅炉房的大烟囱越是欢快地冒着烟,一推开家门,屋里的热浪便扑过来……”作为50年代末援建包钢的第一批建设者家属,接过父亲手中接力棒的“第二代包钢人”杨桂芳对当年分到的这座“豪宅”有着深厚情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居民生产生活的友谊十九小区却渐渐不堪重负。破窗开店的商铺,坑洼不平又拥挤的道路,锈蚀渗漏的铸铁下水管道......就连身后这座曾经“英姿勃发”的巨型烟囱,也随着锅炉房退出历史舞台,像个失望的“老伙计”,失去往日的荣光。用杨桂芳的话说就是“‘豪宅’变成了‘老破小’”。
怀念不如相见。
2022年,昆都仑区决定对友谊十九小区进行改造,以创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标杆为目标,投资约4亿元,通过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类内容的改造,要将友谊十九小区改造成智慧型养老社区。
改造,不是涂脂抹粉。
“功能和基础建设已经无法承载居民的生活需求,就像旧病缠身的人,要通过‘手术’进行精密的改造。”昆都仑区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主任郭泰介绍道,友谊十九小区改造前,昆都仑区组织1000余人对常住居民开展3轮专题调研,同时结合“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最终确定改造方案。
改变,就是要革新。
在街道、公安、城管、住建以及居委会的联合摸排下,友谊十九小区共计有3500多处违建,9428余处防护栏需要拆除。为了全力推动改造进度,吴秀凤组织社区群众率先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队”,发动群众随时对改造工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成立一支“唠家常”拆迁队,从每个成员最熟悉的老邻居入手,动员大家自愿拆除自家违建和防护栏。
2022年夏天,印象中的“老破小”不见了。
曾经颓败的锅炉房“摇身一变”成了2000平方米的居民活动室,内设有阅读学习、儿童玩乐、红色展览和社区科技馆等区域;新建的智慧停车监控系统,配有双层立体停车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新规划的4000余个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全面完成给水、排水、供热管网改造,彻底告别曾经的跑冒滴漏;拔地而起的大型社区康养中心配有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餐厅,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各类养老需求。
沿着崭新的塑胶跑道漫步,“缕缕铁花”“双翼神马”等带有包钢元素的设计巧妙点缀在新建的口袋公园内。一抬头,就连曾经失望的“老伙计”也被涂上了包钢工人劳动场景的彩绘,再次深情守候这座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小区。
其实不止友谊十九小区。
据统计,2022年,昆都仑区完成了39处、17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一处处涅槃重生的老旧小区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脚步。2023年,昆都仑区将计划实施95处、276.4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更多的居民从旧改中体会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围炉夜话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休闲广场成了居民纳凉好去处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友谊十九小区锅炉房旧址被改造成社区居民活动室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0平方米的居民活动室内,各类娱乐科普活动老少皆宜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