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协办的“2021医院绩效管理与高质量发展系列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在会议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探讨与交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及面临的挑战。
据介绍,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会议明确提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江苏省医院协会依托医院质量管理专委会和医院管理评价研究专委会,在全体委员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围绕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医院管理综合评价与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为提高我省医院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指出医疗技术能力不断增强,医疗质量、安全与效率同步提升,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同时也指出三级公立医院发展不充分问题逐步改善,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运营绩效部副主任史戈认为,在公立大医院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减轻百姓、医保基金等负担;在角色定位上,公立大医院的院长在专业化培养上有待加强。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大医院的院长角色定位模糊,大医院院长往往身兼临床医生、管理者、科研者等多种角色,职业化程度不够,更加重视医疗质量安全,但对运行效率、绩效考核等的管理能力有需进一步提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质控处处长曹洋认为,随着公立大医院运行成本越来越高,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就要求医院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在精细化、标准化上多下功夫,重点着眼于过程质控。例如,在该院,每周都要召开有院领导参加的改善医疗服务例会,就服务流程、便民措施等方面上完善改进。以门诊为例,已实现智能化挂号、付费模式,如果忘记了带医保卡、身份证,刷脸也可以就诊;此外,门诊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人工窗口,便于不会使用网上挂号的老年人就诊。
江苏省人民医院总会计师贲慧认为,公立医院的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核心是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首先,从发展方式上走向内涵建设为主,提高质量;其次,从发展的内涵上、管理上走向内涵式的、集约性的、高效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最后,从资源配置方面逐渐转向人力资源发展来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待遇。“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彰显了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主体的作用,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主力军、是医改的主力军。”她说。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就智慧医院建设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省)考精准引导医院高质量发展、地市级医院运营管理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