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2021-04-02 13:40

“以前经常听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今天在数字博物馆终于看到了这把枪,内心太激动了!”在南昌航空大学的“四史”学习课堂上,飞行器工程学院的郑镇鸿同学通过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身临其境学习党史,感受到了南昌起义的波澜壮阔。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南昌航空大学“四史”课程创新党史学习方式,带领学生云游数字博物馆,更加形象化地把党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党史,在数字博物馆创设的具体历史情境中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学校“四史”课程负责人任云仙表示:“目前已经开发的数字博物馆中,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存储了大量党史数字化文物,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重大政治活动和成就,使党史的呈现方式更为活泼。而且,数字博物馆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借助网络就可以参观学习。”

正是由于数字博物馆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南昌航空大学“四史”课程组在党史学习中非常注重这一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事先对数字博物馆进行了筛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选择合适的展馆或者某一文物让学生参观,同时也制作了如何参观数字博物馆的视频,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参观。

通过云游数字博物馆,同学们对党百年壮阔的历史感受更为深刻。

在学习南昌起义时,同学们在数字博物馆,近距离地观看了当年的“第一枪”,由德国造的7.63毫米口径的毛瑟警用型手枪;在长征学习主题中,红军长征中突破乌江、转战乌蒙山、抢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587号山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以学生更喜欢的方式学习党史,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帮助同学们对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有更为深刻的把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顾牧洲同学在课后表示:“通过对党史的学习,革命先辈们不屈的信念和意志让我深受感动。我们一定会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审签:郑少忠

责任编辑:周欢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