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分区管控“织密”生态环境“保护网”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黄 娴 钟双莲2021-11-15 19:16

11月15日,广西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北海市已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44个、近岸海域环境管控单元71个,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清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据了解,今年4月,北海市生态环境局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统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编制工作。7月,北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北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提出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确生态环境准入、限制和禁止的要求,建立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清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4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中,优先保护单元18个,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生态功能区域;重点管控单元23个,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城区及规划区、矿产开采区、港区等开发强度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区域,以及环境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一般管控单元3个,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衔接乡镇边界形成管控单元。

71个近岸海域环境管控单元中,优先保护单元37个,主要包括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的海域;重点管控单元17个,主要包括港口码头、倾废、排污混合、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开发利用、特殊利用以及现状水质超标的海域;一般管控单元17个,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区域。

《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市建成完善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总体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北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陈惠政表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是北海各级各部门进行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的重要参考依据。

客户端.jpg

责任编辑:许露露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