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望道大讲堂开讲,吕其明:“一辈子就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 章佩林2021-09-30 18:09

“我是踏着父亲的足迹前行的。”91岁的吕其明在复旦大学相辉堂讲起父亲英勇就义的故事,潸然泪下——“我一辈子要为人民而写作,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吕其明用他的行动做到了,他创作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旗颂》等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建党百年之际,复旦大学隆重推出望道大讲堂。9月26日, “七一勋章”获得者、人民艺术家吕其明以《望峥嵘岁月 道红旗颂歌》为题讲了第一课,用他的音乐人生故事堂,为复旦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这也是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堂的第100讲。

一生,四个梦想,一件最重要的事

年过九旬的吕其明说,他的一生有过四个梦想。

1938年,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来到他的家乡,纵队司令员张云逸来拜访其父吕惠生,商谈抗日救国大计。听大人讲红军故事,讲儿童团怎么站岗放哨,他在心里种下了“参军梦”。两年后,10岁的他跟随父亲吕惠生投奔新四军,真的参了军,成为二师抗敌剧团的小团员。

1942年,吕其明偶然听到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演奏,有了“小提琴梦”,5年后幸运地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把小提琴。

在七师文工团,他第一次有机会听到交响乐。音乐指导员为他们上音乐欣赏课,讲解交响乐是怎么样的。“特别是放到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美极了,小河流水,小鸟鸣叫,将田园的风光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时的感动和入迷,吕其明记忆犹新。“我哪天能够写交响乐?”成了他心中的第三个梦想。

华东军区文工团有电影放映队,“电影放映时,观众简直是人山人海,大家都非常喜欢看,我也是很着迷,特别是里面很多好听的电影歌曲、祖国进行曲等,很震撼。电影太神奇、太美妙了”,就这样,吕其明又做起了电影梦,希望哪天能够参加电影工作。

新中国成立,吕其明跟随文工团进入上海,随后又转业进入新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并走上电影作曲岗位,一干七十年,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和电影梦。

吕其明勉励同学们:“人生要有梦想,梦想就是人生的追求,要用百倍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半个多世纪中,吕其明笔耕不辍,为60多部电影、200多部(集)电视剧创作音乐,包括电影《铁道游击队》《红日》《庐山恋》《城南旧事》《焦裕禄》等,同时还创作了10多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

“其实我这一辈子,就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用自己的笔歌颂党,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伟大的红旗,歌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吕其明这样说。

七天写就《红旗颂》,“没有高超的技巧,只有纯朴的情感”

“在红旗下长大、在战火中成长”的吕其明,成为了新中国培这养的第一代交响乐曲作家。

1965年,吕其明接到任务,要为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创作一首歌颂祖国的序曲。

写什么?怎么写?吕其明思考再三,选取《义勇军进行曲》开头的旋律,紧扣主题,增添奋发有力的进行曲节奏。用了7天时间,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终于完成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吕其明说,创作《红旗颂》时,他的脑海中充盈着经历过的峥嵘岁月: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士们举着红旗冲锋陷阵,一个倒下了,另一个战士继续拿起红旗冲上制高点的画面;有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上升起那面历史性的五星红旗的画面;也有新中国建设一派热火朝天的画面。“《红旗颂》融入了我对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的强烈感情,是我一生为党讴歌的代表作。它没有高超的技巧,只有纯朴的情感。”

今天,《红旗颂》已成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经典之作。建党百年之际,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再次响彻大江南北。

“不忘初心,不能忘,是党的文艺思想光辉照耀我前进的道路。不忘初心,不能忘,是入党的誓言:把一生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不忘初心,不能忘,我是踏着父亲的足迹前行。不忘初心,不能忘,我一辈子要为人民而写作。”吕其明铿锵地道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复旦师生:先生创作红色音乐,我们传承红色基因

听了吕老的精彩分享,耳边响起《红旗颂》的旋律,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老师盛青联想起去年疫情暴发期后回到校园升国旗的场景。她说,上课时,总会推荐老电影老歌曲给留学生们,帮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班的华婉懿同学说,她在小学读《红岩》时,产生崇敬与向往;中学看《无问西东》电影时,开始笃定憧憬与信仰;备考阶段时,被《觉醒年代》里的故事触动。今天在讲座现场领略到吕老的音乐人生,仿佛被作品中流淌的红色基因再次唤醒。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生王国鉴表示,要向吕老学习,既要学习吕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又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在专业道路上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材料科学系2021级博士吴鲁超表示,作为青年学生,应奋力拼搏,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祖国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

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代表学校向吕其明赠送了带有《红旗颂》乐曲的八音盒和学生手绘的吕老画像作为礼物。在合唱团再度唱起《红旗颂》时,91岁的吕其明忍不住举起双手,即兴编创,激情指挥,相辉堂再度回荡起歌声,铿锵有力。

望道大讲堂是复旦大学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为传承老校长陈望道追求真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而开设的。讲堂将邀请时代先锋、行业楷模、优秀党员、名师大家等到学校做报告,大力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

责任编辑:姜泓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