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江西》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郑少忠2022-10-10 00:03

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江西

换个角度看江西

跳出庐山看江西

敢叫世界看江西

您眼中的江西是什么样的?

您会怎样向外界介绍江西?

不妨看看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社长郑少忠先生的新著《庐山观》。

2022 / 9

书籍推荐

《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江西》

作者:郑少忠

策划:陈彩云

组稿:胡李钦 王珍

责任编辑:游贯亮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定价:68元

作者简介:郑少忠,男,1964年9月生,祖籍湖北仙桃,高级记者。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1987年12月提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所,获法学硕士学位,到司法部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1989年2月起,先后在国家人事部地方机构编制管理司,中央编办三局、四局、一局工作;1999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社记者部、陕西分社工作;2005年1月起,先后任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辽宁分社、黑龙江分社社长;2018年11月起,任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社长。2009年当选辽宁省记协副主席,2021年当选江西省记协副主席。2020年受聘为南昌大学兼职教授。

内容简介: 读懂了江西,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了中国。《庐山观——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江西》,是对江西的一次全方位、多视角扫描。全书分七大部分104篇文章:开篇为特别报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江西篇:在推动中部崛起上勇争先》;第一编“瑰丽江西”,下设南昌篇、九江篇、景德镇篇、萍乡篇、新余篇、鹰潭篇、赣州篇、宜春篇、上饶篇、吉安篇、抚州篇,每篇都尝试着努力将各市的“魂”给拎出来,将各地的亮点给拎出来,江西所有设区市和全部100个县(市、区)及相关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等,都有报道;第二编“红土地•红土情”,下设初心使命篇、红色记忆篇、改革发展篇,讲述鲜活生动、内容丰富、精彩可读的江西故事;第三编“书记省长访谈”,汇编了2019年以来刊登在《人民日报》的作者对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的相关专访文章;第四编“现场新闻”,主要是作者现场抓取、采写的有关江西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的报道;第五编“评论随笔”,主要是对江西改革发展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附:走进先贤”,讲述先贤故事,品味家国情怀。

该书取名《庐山观》,寓意为“换个角度看江西,跳出庐山看江西,敢叫世界看江西”。全书有深度、有厚度、接地气,文章有的纵横捭阖几千年,有的就是聚焦当下某一个点。全书事实鲜活、文字灵动,或消息、或通讯、或特写、或散文、或评论、或报告文学、或书记省长专访,由于报纸版面有限,作者尝试着用一两千字,努力对江西11个设区市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努力把江西各地创造性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亮点给拎出来——古江右先民的千年雄风、新时代赣鄱儿女锐意奋进的风采跃然纸上,读后令人玩味,颇受感奋。

精彩内文

告诉您一个什么样的江西

(自序)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对江西的描述是多么的精准独到。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欧阳修对家乡的赞誉是多么的惬意自豪!

您眼中的江西是什么样的?您会怎样向外界介绍江西?

江西太厚重。很多人都用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厚土来描述她、赞美她。了解江西历史文化的人都说,这个总结有根有据,一如我们脚下的红土地那样血性、豪迈。

江西太俊秀。有人形容说,江西是一本书,一本物华天宝、底蕴厚重的书;是一幅画,一幅绿水青山、钟灵毓秀的画;是一首诗,一首人杰地灵、俊采星驰的诗。了解江西现实的人都会说,这个比喻妥帖形象,一如我们脚下红土地那样温暖、厚实。

江西有时还真是太“憋屈”。有人曾用“存在感不强”“环江西圈”之类的“俚语”来调侃她。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吧!了解江西历史和现状的人都会说,这话说得偏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缺憾?

您眼中的江西是什么样的?怎样向省内外、向国内外的朋友推介江西?我没有这个水平,但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

江西省领导提出:“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派驻江西的记者,怎样看江西?怎样向省内外、向国内外推介江西?我理解我们既要有“跳出庐山看江西”的胸襟,更要有“敢叫世界看江西”的担当。为此,我们不揣冒昧,斗胆开设《“庐山观”——敢叫世界看江西》专栏,综合运用人民日报报网端等形式宣传报道江西。

《英雄南昌赞英雄》《天下谁敢小九江》《谁与宜春伯仲间》《抚州:后来谁与子争先?》《多彩吉安谁比肩》《血性赣南》……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江西?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在陋室里搜肠刮肚。

《直把萍乡当故乡》《惟新在余话新余》《“智铜道合”话鹰潭》《上饶上饶 上乘富饶》《景德镇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人民日报记者情系老区、关注江西的情怀跃然纸上。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当治!》《守好健康文明“一米线”》《江西:省领导兼任产业链链长好!》……这一个个“爱憎分明”的“题格”,饱含了一个“进口老表”对赣鄱大地的多少深情?

新闻宣传、大众传媒是性价比最高的招商引资。值此全球商界领袖大会、院士创新论坛等重要会议在庐山召开之际,我不揣冒昧,将《庐山观》栏目的一些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文章,打磨编著成集,取书名为《庐山观》,寓意换个角度看江西,跳出庐山看江西,借这个机会,向全国、向世界推介下江西。

“远近高低各不同。”撰写《庐山观》的本意为换个角度看江西,跳出庐山看江西。但有没有跳出?看得准不准?我心里一直在打鼓。一些看法也是个人的一孔之见,肯定有一些不周甚至谬误,思虑再三,还是先抛出来请读者赐教、指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读懂了江西,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了中国。赢得了青年,就是赢得了未来。如果这本《庐山观》——一个人民日报记者眼中的江西,能对您,对省内外、海内外所有关心江西、研究江西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对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江西、了解中国有一点点帮助,余愿足矣。特此自序。

郑少忠

2022年8月

瑰丽江西——地市篇

南昌篇

九江篇

景德镇篇

萍乡篇

新余篇

鹰潭篇

赣州篇

宜春篇

上饶篇

吉安篇

抚州篇

书记省长访谈

稳住、进好、调优 推动高质量发展——访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代表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访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代表

着力打响“中国中医看江西”品牌——访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

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访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

抓落实的真功硬功——访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

出版发行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洪都北大道96号

邮编:330046

联系人:刘星宇

联系电话:13627000760

邮箱:[email protected]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周欢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