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奉新人大代表王全:草根企业家的逆袭人生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付小花唐大群卢金星2022-07-10 20:07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奉新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江西嘉志铜业有限公司,并没有看到烟囱里的浓烟滚滚,也没有闻到刺鼻的味道。映入眼帘的则是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厂房,绿树成荫的厂区大道和花团锦簇的绿化带。走进厂区一看,原来该公司正在满负荷生产。

“在环保改造上,公司废除燃煤锅炉,推行清洁能源,先后对阳极炉环保收尘、电解、净厂区雨污分流、堆场物料分类进行了综合治理,并积极引进先进环保设备和进行环保工艺改造升级。”奉新县人大代表、该公司董事长王全介绍道,近年来,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公司变“要我环保”为“我要环保”,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和改造力度,上马年产10000吨新型再生铜8毫米无氧铜杆技术改造项目,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王全和大多数创业者不太一样,他笑称自己是逆袭的草根。1977年,王全出生于奉新县赤岸镇徐家村的一个贫穷之家,家境的问题致使他没有完成初中学业。辍学后,他跟着父母在田里务农,早早体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的辛苦。“每逢‘双抢’时节,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跟着父母披星戴月地劳作。”王全说。

成年后,为了跳出农门,他自谋出路学驾照,在外面开了3年的士后,回家买了辆大货车跑广东、上海等线路的货运。“那时,鼎盛有色金属在奉新工业园开办分公司,厂里的所有设备都是我从江苏苏州总公司装运过来的,一来二去就结识了公司的沈总,成为了朋友。”王全说,应沈总的邀请,他2003年成为了鼎盛有色金属的一名正式员工,从事开车、销售等工作。青春年少的他不言苦,每天没日没夜地跑业务,钻研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不仅很快开拓了公司市场销售,也为自己创造了不菲的收入,一年下来,工资加业务提成达五六十万元。

与其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办企业。2008年,王全放弃了鼎盛有色金属的高薪,将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与一位广东客商合伙创办中惠铜业。公司投产运行后,一切正常运转,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料一年之后,因合伙人资金出现了状况,企业被迫停产转让。

是拿着这些年辛苦打拼挣下的钱急流勇退,过安稳舒适的日子,还是继续投资办企业?王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2009年11月,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通过合股融资等途径,他注册资本1000万元,在奉新工业园建成江西嘉志铜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铜杆、铜线、铜棒、铜材、电线电缆、连接线、五金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废旧物资收购销售。

“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须有一套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王全深知,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为此,他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平时很注意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省、市、县各级举办的企业管理培训班,只要有空,他总是积极报名参加,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省委党校等高校的高管培训班学习,相继拿到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复旦科技园进修学院民营企业等研修班的结业证书。

自己创办的企业,王全精心打理经营。他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工人,既是采购推销员,又当生产车间主任,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一样。为了尽快打开市场,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他时常与聘请的技术工人探讨生产工艺,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逐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无氧铜杆生产设备及全套先进的检测设备,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或优于JB/T8987—1999标准要求。公司先后被评为宜春市民营企业纳税100强单位、宜春市优秀企业、宜春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事业小有成就的王全并没有满足现状。因为,他深深地知道,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有规模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经营,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他的心中激荡。2013年,他又开办了江西全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司,从事电子原件、电子器件、电线、电子配件、五金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危机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2014年,公司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举步维艰之际,听说县里正在实施“财园信贷通”政策,王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园区、金融、财政等部门,很快他就申请到了第一批项目资金500万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这笔贷款一个星期不到就审批了,并陆续获批第二批200万元、第三批3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王全激动地说。

王全能把开厂办企这条路走好,靠的是他坚强自立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党和国家“降成本、优环境”政策。因此,他在追求个人经济效益的同时,特别注重社会效益。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一颗慈善之心回报社会。

创办企业以来,他公司向县财政上缴的税金逐年增加,上交税收达“亿字号”。公司安排20个残疾人、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0多户低保户就业,为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王全也获评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建军节走访慰问消防武警官兵,每年春节都会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疫情防控期间,公司率先复工复产,以充足的产能和健全的销售网络,全力应对市场需求。并向社区、徐家村捐赠防疫物资5.8万元,支持县特教学校2万多元,残联2万元……碰到员工和群众受灾、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或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钱时,他总是伸出慷慨之手,助其解决燃眉之急。这些年来,王全公司用于各种公益事业的捐款赞助达100余万元。

创业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王全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在赤岸镇沿里村创建了400余亩苗木种植基地,涵盖造林苗、精品绿化大苗和各类造型苗木,示范带动50多户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一些种植户还成了小老板。他说:“人活着就要实现一种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我现在找准了发展的方向,要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努力将铜生产加工环节中的所有有价金属尽可能‘吃干榨尽’,延伸铜材精深加工产业,拉长铜全产业链,用科技创新托起嘉志人的‘铜业梦’。”

审签:郑少忠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rmrbjx@126.com

责任编辑:周欢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