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产业如何撬动69亿元产值
新疆日报加孜拉·泥斯拜克2022-12-30 12:29
该产业园以肉牛和玉米为主导产业,形成“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预计总产值达69亿元,主导产业占比达66%,在推动博乐市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月27日,走进新疆天莱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莱牧业”)养殖园区,5万头品质优良的肉牛被分养在繁育场、改良场、育肥场、放牧点等不同区域。

这些牛群是天莱牧业构建“养殖+加工+销售”有机全产业链的基础,也是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基础之一。

2019年,博乐市开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该产业园以肉牛和玉米为主导产业,形成“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预计总产值达69亿元,主导产业占比达66%,在推动博乐市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带动10万头牛品种改良

博乐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共实施了51个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项目,天莱牧业是很多项目的受益者,也承担着将成果惠及更多农牧民的责任。

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50万亩,涉及青得里镇、小营盘镇2个乡镇以及东工业园区和阿热勒托海牧场。天莱牧业依托博乐市肉牛种公牛站建设项目,每年给牧区养殖户提供200多头品质优良的安格斯种公牛,博乐市政府配套给养殖户相应的补贴政策。

2019年,为了促进肉牛繁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博乐市政府、青得里镇政府和天莱牧业共同出资,在青得里镇建设肉牛繁育和品种改良基地。

目前,该基地建有20个标准化养殖场并配套建设了青贮池、饲草棚、产犊房等。明年,基地还将扩建20个养殖场。

“2019年以来,通过‘政府+银行+保险公司+龙头企业+技术服务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联动发展模式,产业园带动博乐市10万头牛进行品种改良,有效提升了肉牛品质、提高了养殖户养殖技术,让养殖户会养牛、能挣钱,让肉牛产业真正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支撑产业。”博乐市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豹说。

推动产业融合绿色发展

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建园宗旨,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融合、绿色发展。

生物发酵床零排放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应用,是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产业园另一家企业——博州蓝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畜禽粪污、作物秸秆、污泥等废弃物生产成有机肥。今年,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液体有机肥生产技术,目前该技术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通过有机肥加工、“干清粪—污水发酵处理—还田利用”等技术,产业园肉牛、玉米两大主导产业已实现种养双循环,同时带动辖区30多个养殖场实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17%。园内37万亩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残膜回收率达80%。

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保障了产业园有机鲜食玉米、有机牛肉的品质,深受市场青睐。

除此之外,天莱牧业正在养殖园区打造生态牧场,配套建设特色餐饮、民宿,构建集赏花品果、采摘游乐、生态示范、科普教育、研学旅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科技+”加快升级之路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更好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就要不断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博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正依托科技力量迭代升级。

在天莱牧业养殖园区,饲养员驾驶着撒料机按时给牛投喂饲料,养殖园区营养师陈敬在办公室电脑前实时查看投喂时间和投喂量。

陈敬说:“每天我们只需给撒料机下订单,饲养员会按照撒料机电子屏幕显示的数据装料和撒料。通过科学投喂,饲草料的浪费减少了30%以上,投喂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天莱牧业作为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做好数字化转型,通过系统、精准的数据分析以及机械化生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升带动农牧民增收的能力。”天莱牧业加工园区负责人韩玉松说。

目前,天莱牧业正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研发牧场智能化管理体系项目。“未来,公司的养殖和加工园区都将广泛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将成为公司的底色,让公司由资源型企业转变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韩玉松说。

审签:韩立群

责任编辑:胡仁巴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