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奔跑与疫情抗争 重医特送员好样的
人民日报客户端重庆频道常碧罗2022-11-20 10:15

11月18日14时,重医支援疫情防控志愿者第十六、十七分队队长袁飞、杨伟伟和副队长廖琨、胡春娟,来到位于南岸区金紫街爱心小区旁边的流动核酸监测点,开展巡点工作。

四位老师刚走到长长的居民队伍后面,就看到一个身穿蓝色防护服、头戴医用外科帽和N95口罩的娇小身影,飞速的从队伍中间冲出来,一支手提着硕大的标本采集箱,一支手打招呼:老师们好!

“哦,原来是石子辛同学!”

在本轮抗疫志愿工作人员中,有一群鲜为人知的“转运员”,他们并不是医护人员,他们也不采集核酸,但是他们一手领着标本采集箱,一手抓着数据核对表,充当着“特送员”的角色,穿梭往来辖区的各个核酸采集站点,乘坐专门的车辆,用最快的速度转运标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践行抗疫志愿者使命,守护着重庆——石子辛就是其中一员。

石子辛是重医支援抗疫志愿队第十六分队的志愿者,也是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院2022级的研究生,她在此次重医支援南岸区核酸检测志愿活动中,充当标本转运员的角色。从每天上午9点开始,直到下午5点,她辗转往返8个核酸检测站点之间,每当凑全一定数量的标本,就要乘坐专门车辆将这些标本送到指定检测地点。像石子辛这样的“特送员”的岗位,还有其他6名志愿者,他们同样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医学信息学院、药学院等学院,他们之中有硕士生,也有博士生。根据每天核酸检测的数量不同,“特送员”们每天运送的标本量也不同,石子辛昨天就运送了近4000支标本,其他队员的情况都差不多。

在石子辛刚刚结束与这个站点的采样人员准确核算标本数量后,四位老师本想叫住她,问一下她的志愿服务工作上有什么需要。却看到她马不停蹄地提起硕大的标本箱,拿起数据核对表,朝着车子一路小跑起来。

随行的司机师傅跟在她后面,边快步走边转头对队长老师们说,你们重医的娃娃嘿不错,能干的很!四位老师看到这一幕,也打消了要留住石子辛进行交流的想法。

此刻袁飞老师拿起手机,抓拍了边跑边大声说:我们都加油,胜利会尽快来到的石子辛。

123.jpg

此刻的她眼神充满坚定,奔跑充满力量,相信我们和她一定会“跑赢”这场战“疫”。

责任编辑:常碧罗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