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四融合一”助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
阿拉善左旗旗委组织部2022-08-25 20:41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持续深化富民党建工程,通过“政策融通、资金融畅、产业融合、服务融汇”的“四融合一”模式,全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政策融通,把准乡村振兴着力点。制定印发《“干部驻点、部门包联、村企结对”行动方案》,持续做好26名处级领导、114名科级干部、114家企业与114个嘎查村包联全覆盖。建立健全长期帮扶措施,推动人、财、物资源下沉,盟、旗直干部驻点124人,盟、旗包联单位197个,结对企业114个,下沉项目11个、资金1450万元。动态调整9个嘎查村驻村第一书记和3名驻村工作队员,举办全旗嘎查村(社区)“两委”、监委正职、驻村干部及苏木镇近三年考录公务员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依托“驼乡e站”智慧党建平台,以“云课堂”形式,对545名基层干部进行培训。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机制,全面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排查整顿,保持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动态清零”良好态势。

资金融畅,瞄准乡村振兴突破点。依托“党建+金融”,组建助力乡村振兴金融人才队伍,选派13名农商行金融干部到各苏木镇挂职锻炼,充分发挥金融行业人才优势,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牧民需求。积极借助党建引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设,向65个信用村授牌,在嘎查队部悬挂“金融专属客户服务”公示牌,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完善金融普惠协助管理员“双聘”工作,搭建双向沟通桥梁,推广“整村授信”,不断适应“三农”“三牧”资金需求特点,适当降低授信条件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授信流程,今年以来,累计为4196名农牧民发放贷款9.7亿元。与建行共育回村大学生,聘用21名回村大学生为“金融副村长”,在巴彦浩特镇巴彦霍德嘎查和巴润别立镇孟根塔拉嘎查两个试点嘎查挂牌“裕农学堂”,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质效。

产业融合,选准乡村振兴关键点。通过“党建+产业”“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牧民”“党支部+包联单位+合作社+农牧民”方式,多渠道培育打造“资金入股分红型”“盘活集体资产型”“发展循环农牧业产业型”“特色文化旅游型”等党建引领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以点带面、多村示范、整体提升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确保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收入50万元以上嘎查村占比进一步提升。制定“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计划,做实优质项目储备库。建立项目对接机制,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盟重点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嘎查村33个。积极探索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找准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契合点,通过重点推广股份合作、流转聘用、订单合同、服务协作等4种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将带动农牧民作为项目申报、龙头企业认定、规范合作社的重要参照指标,实现了农企双赢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全旗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67%,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1600人,实现农牧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服务融汇,找准乡村振兴落脚点。开展农村牧区党员干部“服务活力双提升”行动,进一步激发农牧区党员干部工作热情,提升农牧区党员干部推动乡村振兴能力水平,将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为重要内容,常态化密切联系服务农牧区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定期开展党员“办实事”活动,1203名嘎查村党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877件。从农牧、林业、旅游等行业部门遴选21名技术专家,组成产业指导员队伍,靶向定位、对症指导、精准服务,帮助嘎查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建立需求、任务、时效三项清单,按领域梳理汇总,分类形成基层需求“项目库”,分级分类选派自治区、盟级、旗级专家,实现“点单式”派队伍、“组团式”赴基层,今年以来,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农牧等领域人才开展专家人才下沉基层服务200余人次,共举办乡村振兴、电商、驼产业、苁蓉产业等培训班或农牧民大讲堂28期,培训基层“乡土人才”500余人次,服务基层群众和专技人员1000余人次。稳步开展“人才小院”建设工作,建立嘎查、企业、农牧民“三点单”,盟级、旗直、企业“三派单”工作机制,推深做实“人才小院”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170名各类专家、专技人才通过“人才小院”下基层服务,为7个领域38个项目开展“问诊”寻策。

责任编辑:张枨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