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C位,坐拥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块,今年以来,杭州五常街道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目标,推动新一代智能物联、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集“链”成“圈”的产业生态体系。
如果说,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两只手,那么该如何夯实产业集群的底座?五常的回答是:以产业园区为平台载体,走好开放路,打好创新牌。
“我们选择在五常创业发展,就是因为被这里的创新活力吸引。”行走在五常街道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2021年,该公司在五常成立,这家着眼于光伏、风电、储能三大领域的创业公司在创业初期饱受挑战,但在当地政府的呵护下,企业实现了从引入海外技术,到研发国产,再到自主独立创新的历程。
无独有偶,几乎是同一时期,智能化企业、环保企业等纷纷落子五常,健康科技、医药等领域的一大批优质企业也选择栖居鸿雁园区,这不仅点燃了鸿雁园区腾飞的主引擎,还为五常街道产业升级按下了“快进键”。
近年来,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大力发展研创经济,围绕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产业,打造二三产融合发展的2.5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了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全方位的扶持政策体系。
而在几年前,这块生机盎然的土地还是“一片狼藉”。彼时的园区,不仅外观陈旧,产业也亟待转型升级。五常街道积极探索老旧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新路径,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自主改造、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全力推进老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腾笼换鸟”催生鸿雁涅槃。
如今,改造后的鸿雁园区集项目研发、商业、办公为一体,涵盖企业孵化区、研发产业区、公共配套区等基础设施。同时,园区在整合周边区域成熟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抓住健康产业发展高峰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全力打造科技人才集聚的“绿色循环科技生态综合体”,力争成为浙江省极具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新标杆。
“余杭是数字高地,非常利于我们打造研发基地。”首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周林福十分中意鸿雁园区,他说:“鸿雁园区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加上属地街道强有力支持,为企业创新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20%、雏鹰计划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研发中心4家、领军人才3名、博士及硕士人才80余人、1000余项发明专利……在一批科创企业的铺陈下,鸿雁园区已建设成为一流水准的创新产研共同体,切实成为余杭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五常街道产业创新的主战场。
接下来,五常街道将立足实际谋新篇,抢抓机遇、统筹谋划、主动作为,在项目招引上谋良策、在产业布局上求突破、在空间提质上下功夫、在要素保障上出实招、在助企服务上做文章,落实落细各项服务举措,精准助力辖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谱写五常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