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AI应用场景发布!广东南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2023-06-13 21:21

6月13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召开。会上,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揭牌,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首批)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合作伙伴签约,“空天地”、玉石、门窗、建筑行业等一批AI应用场景对外发布,“产教融合”苗圃计划启动。

66106066e20f4b491ed13b09fb2ab93.jpg

《佛山市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已于6月1日正式发布,提出将由政府统筹三年总投入不少于1亿元,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引导本地传统产业人工智能升级和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成立足珠三角、辐射全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此次大会正是南海迅速落实《行动方案》而推出的一系列实质性举措。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说,南海将以高端制造为核心,以智慧治理为目标,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数字企业为实体,以数据交易为市场,以产服融合为链条,以规则规范作为保障,以信息安全为底线,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南海高地”。

推出首批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垂直领域AI场景

此次大会上,多个AI场景合作方签约,共同深化打造一批具有南海特色的AI模型应用。

2244621bf9c863473b8bdbaf8194ca2.jpg

历经百年发展的平洲玉器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凭借敢于创新的魄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已开始探索玉石珠宝行业AI模型,实现了玉器设计的文生图和图生图能力,AI生成的效果渲染图可直接转化为数控机床3D立体生产文件,实现了从AI设计到自动化生产的全流程贯通,将玉器设计加工生产周期从17天缩减到2天。

在门窗领域,工作人员只需将客户需求及实地照片录入AI模型,10秒即可生成效果图,可快速与客户确认方案,通过将用户选定的效果图中所用材料与生产库中数据相自动匹配快速评估成本,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在建筑领域,通过AI自动识别、自动标注、自动推理,可将原来需要数天完成的建筑图纸的标注工作缩减为几分钟,以及将建筑BIM模型时间压缩95%,建模成本大大降低。

c39fdb3a79fd3f842552a5a47dc2e83.jpg

在政务领域,“空天地”AI场景打响头炮。2022年,南海区明确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一年多以来,已完成从布点跃进成网,全区重点区域铺设了36个无人机机巢,覆盖全区7个镇街重点区域约635平方公里,一次全覆盖可产生3万多张高标准高清照片,一年可积累超170万张高清照片,已产生60多个应用场景需求。随着本次“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正式上线,未来平台汇聚的海量数据,可用于与高校、创业团队、企业共同研发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创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和产业联盟

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揭牌,核心载体落户桂城街道瀚天科技城。瀚天科技城总用地面积约300亩,总建设面积约52万平方米,是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也是南海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示范产业园区。

0eb53215eaa785473afc3a635963cc4.jpg

目前,瀚天科技城已进驻企业近千家,其中近四成是信息化企业,涵盖政务、环保、建设、安防、卫生、教育、交通、农业等专业领域,门类齐全,且不乏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未来,园区将以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大力度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企业,打造敞开式孵化器、创享蓝海孵化器、企业平台型孵化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展厅,培育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此次大会上,由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家电行业协会、平洲珠宝玉器协会、鞋业行业协会、建筑业协会、机械装备行业协会、照明行业协会、家具行业协会等25家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南海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重点打造“AI模型+传统产业”模式,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深化行业互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供需对接,畅通区域资源内循环,激发产业活力。迄今,已有60多家单位意向加入联盟。

4b8098f118e24a4850bfa92a99bb0cf.jpg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数据交易所、华南(广东)国际数据交易有限公司也是产业联盟发起单位。不久前,广州数据交易所(佛山)服务基地正式揭牌,落户南海桂城街道,标志着广东“一所多基地多平台”体系架构的正式落地,迈出了省市数据要素市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第一步。

未来,南海“AI模型+传统产业”可将难以直接交易的产业数据转化成为数据模型产品,借助数据交易平台,将大量沉淀闲置的数据变废为宝,进一步丰富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开辟一条“AI模型+传统产业+数据交易”的新赛道。

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算力底座”与人才支撑

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阿里云作为首批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合作伙伴与政府签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为主,联合共建,开放共享”的思路,共同规划建设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绿色低碳、普惠开放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算力供给服务,推动南海本地企业使用智能算力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按照计划,南海首个智能计算中心整体规划为500P算力,支持FP16/32/64等不同精度的混合计算,采用超前规划、分批投资,线上线下融合的建设模式,通过弹性调配,最大限度提高算力资源利用效率。

55bac88c49b2d54e92643398765d0fc.jpg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周成虎表示,南海敢为人先,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将按照模型和本地的特色产品结合在一起,开辟了一条既符合自然发展,又具备上下的线路,相信南海插上人工智能这个“翅膀”,将会走向更远的未来。

南海还将加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引育力度,联合本地院校及周边高校,通过产学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本地算法研发、数据标注等储备和输送人才,以弥补新业态新职业人才缺口。

5fe5bcbfeead7ca4ea909cfa34d18ce.jpg

南海充分利用华南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开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科学等多个相关专业,在读生超过1.2万人。本次会议上,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这些院校合作,携手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中国移动等单位,共同启动“产教融合”苗圃计划,多方整合政府公共数据资源及应用场景、协会及企业课题需求及就业资源、高校师资资源,围绕“育苗、壮苗、用苗”三方面,强化校企联动和人才培养,强化科研合作和模型研发,强化就业支持和创业发展,为南海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育和储备大批年轻人才,为相关技术人才在南海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责任编辑:刘泰山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