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在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改造项目现场,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这是对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和经验总结,更是为下一步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聚势聚力、加油鼓劲和部署动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是南海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的重要抓手,推进省实验区建设的战略支点,擦亮改革“金字招牌”关键项目,破解土地碎片化之困的必由之路。迄今,全区完成4个“超万亩”——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1.6万亩、综合整治5.5万亩,持续改善城镇面貌;整备连片产业用地1.2万亩,建设产业保障房152万平方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集约农用地2万亩,新增耕地及垦造水田超4280亩,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建成12个万亩千亩公园,复垦复绿约6170亩,让绿美南海全民畅享。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说,南海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坚持全区一盘棋,统筹推进试点工作,科学设计政策制度,探索形成确立主体依法办理、功能布局依计而行、有序开发依愿选择、精准招商依图索骥、示范带动依模画样、生态保育依山傍水等一套卓有成效的方法路径,确保有土地空间为财富疏源、有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有金融活水为企业输液、有城市形象为品牌增值、有乡村振兴为发展蓄势,奠定了制造业当家的坚实基础,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徐永强主持会议,并从四大空间布局优化、政策落实、模式推广、项目建设四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南海区自2022年1月获批省级试点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与会人员观看了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汇报片,听取了九江镇镇长罗淮东关于临港国际产业社区改造项目情况介绍。西樵镇联新社区书记吴日娣等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代表分享了相关经验和项目成效;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何志坚和七个镇(街道)的主要领导分别就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分行与区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市南海支行与 各镇街签订了融资合作框架协议。
南海区四套班子有关负责人及相关区领导出席了会议。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道)涉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任务的经联社负责人、有改造项目或意向改造的经济社负责人,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项目代表和相关企业代表、农发行代表参加了会议。
延伸阅读:
亮点1:南海首次发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PMP机制”,标志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探索迈入新阶段。
4——指的是4类整治片区:在空间上突出“全域”,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布局谋划,划定农业、城镇、产业、生态四类整治片区,并以“四集中”为引领,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探索腾挪集聚促土地高效利用的创新路径。
P——指的是Policy政策:在手段上强调“综合”,通过完善土地政策工具包,让各类土地难题都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全省率先推出地券、房券、绿券“三券”制度,探索低效建设用地退出利益平衡机制,推进低效、零散建设用地复垦复绿,逐步实现国土空间腾挪和土地集中归并。试点期间,国务院大督查奖励南海用地指标1000亩。省自然资源厅允许南海更加灵活地使用地券周转指标池,并允许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建新分离管理。市自然资源局也给南海下达拆旧复垦指标180亩。南海区专门设立3000亩周转指标池,出台容缺并联审批等61份创新政策,不断完善“1+3+4”政策体系。
M——指的是Model模式:在模式上注重“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全域整治+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全域整治+产业保障房建设;全域整治+产业园升级改造;全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全域整治+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全域整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6种整治模式,着力从集体土地入市机制、土地置换和混合开发机制、利益均衡机制等角度,推动形成城乡统一的国有和集体互补用地市场,推动“同地同权同价”。
P——指的是Project项目:在项目上强化“效率”,南海区以八大任务为导向,对应建立了8类项目库,截止今年6月,已入库335个项目,面积超6万亩。围绕纳入项目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指标、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深入挖潜重点突破,突出打造一批精品示范项目,目前多个项目跑出建设“加速度”。
亮点2:党建引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为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
南海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全域工作各环节全过程,整治工作中,南海区积极行动、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群众有了一张闪亮的群像名片——南海雄师。在这个名片之下,各镇(街道)纷纷行动,成立桂城战队、九江战龙、西樵尖兵、丹灶先锋、狮山雄狮、大沥铁军、里水突击队,活跃在各镇(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最前沿。2023年,南海区选派新一批28名干部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他们积极下沉村居(社区)、宣传动员、讲解政策、化解矛盾,为全域土地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搭建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南海区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通过推动产业、城镇、农村和生态合理分区、相对集聚、协调发展,更好统筹县(区)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百千万工程”有效衔接,做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落地的第一方阵,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亮点3:南海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拓宽融资渠道。
南海区加力提效做好各项资金保障工作,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进一步撬动金融“活水”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1.设立150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出台全域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扩大财政资金投入规模;
2.各镇(街道)落实资金预算安排60亿元;
3.村(居)集体自筹资金约50亿元;
4.深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合作,南海农商银行等8家商业银行授信支持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累计77个,累计授信金额312.76亿元,累计发放金额139.17亿元。
5.积极申报专项债资金,计划申请发行专项债券融资超过310亿元,以财政资金投入及专项债发行激活社会资本参与动能,加快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南海区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佛山支行与各镇(街道)签订了融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推出300亿元授信额度全力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亮点4: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显著。
会上发布的五大示范项目,分别代表了南海区在挂账收储、毛地入市、改造权公开交易、社会资本参与农用地建设、公资引领项目改造等方面政策创新和实践探索,会上还发布了一批代表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在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国有资本主导、容缺审批方面经验成果的精品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