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天空飘起小雪。武汉市郊,气温降至零下5℃。正月十四凌晨1时30分,记者跟随地铁信号维修技师徐旺明一行进入5号线露天道岔作业区间。
连日来,武汉遭遇新一轮寒潮大风及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受地面路况影响,轨道交通承担了全市80%以上的公共交通客流,地铁单日客流量迎来高峰。徐旺明告诉记者,极端天气下,保障线路畅通是重中之重。
不知何时,雪花变成冰粒,噼里啪啦砸在雨衣上。见记者“全副武装”仍冻得瑟瑟发抖,徐旺明笑着递上一把平头铲:“干活吧,一会儿就出汗了。”
他拧开头灯,双手握铲,仔细清除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积雪和碎冰,在滑床板等零件上滴几滴润滑油,用毛刷轻轻涂开,再撒上一层融雪盐。
20多分钟后,一组道岔清理完毕。“咔咔……咚!”清脆的声音响起,尖轨从一侧转向另一侧,与基本轨紧紧相贴。监控设备显示,道岔转换正常。
“线路转向离不开道岔。”徐旺明指着两条轨道介绍,低温雨雪天气,道岔夹缝容易积雪、覆冰,导致两轨不能紧密贴合,影响通行。5号线是武汉市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线路,对设备系统稳定性要求更高,且列车回库晚、发车早,留给信号工的窗口作业时间仅有2个多小时。
3时30分,8组关键道岔除冰和维护保养作业完成。不远处的车库内,车头灯陆续亮起,一排列车依次进入唤醒状态。1小时后,首班地铁缓缓驶出……
返程路上,脚下嘎吱作响。记者伸手想探探积雪厚度,发现雪面表层已结成薄冰。
“雨雪天,地铁是许多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假如我们没及时除雪,轨道结冰后,大量乘客出行将受阻。”徐旺明说,这是他在工作岗位度过的第10个春节,“只要大家能安全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们再辛苦,也值得。”
据了解,今年春运以来,武汉地铁累计增开临客110列次;为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客流高峰,1万多名职工全员备勤,重点线路增派人手指挥调度,实时监控运营状况,车辆、供电、线路、信号等专业实行双人双岗,应急抢修队全天待命,确保轨道交通动脉畅通。
总策划:禹伟良
策划/编导/采访:强郁文
摄制:杨明 产启斗 闫克昂
统筹:袁永华
出品: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