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交通一体化 更快速更便捷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频道龚相娟2024-02-28 09:15

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

十年来,在三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天津与北京、河北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坚持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初步实现高铁城际密接京冀、辐射全国,公路网内通外联、广泛覆盖,国际枢纽海港世界一流、蓬勃兴盛,区域航空枢纽功能完善、保障有力,区域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一体推进、无缝衔接。区域交通一体化正从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为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承接和区域空间优化、产业链重构、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人民群众便利往来提供了坚强保障。

建立“一个专班”推动机制

三地交通运输部门率先打破“一亩三分地”,成立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组建交通协同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谋划区域交通一体化工作,十年来共签署30余项合作协议。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国家有关部委与三地共绘区域交通“一张蓝图”,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等,确定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立足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分别明确了两地四港口、三地四机场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实现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形成最大合力。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形成

十年来,天津先后建成京津城际延长线、京滨城际、京唐城际、津兴城际,实现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多条高铁联周边,天津境内通车里程由2013年的245公里增加到410公里,同时还有津潍等100公里高铁城际在建,基本形成京津雄0.5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京津冀城市群与东北、山东半岛及长三角等地区联系更加便捷。为满足京津“双城”不断增长的通勤需求,京津城际开行重联和长编组列车,实现公交化运营。

互联畅通公路网越织越密

十年来,建成京台、京秦、津石、唐廊等一大批高速公路,打通津围北二线等一批瓶颈路,形成六条高速通北京、2条高速通雄安、外围各区均有高速公路直达周边市、县的格局,天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3年的1103公里增加到1358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京津雄1—1.5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便捷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沿着高速公路,一大批产业园区正在迅速成长,2023年11月京津冀第一条“黄金走廊”京津塘高速公路启动扩建工程,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天津港引领津冀世界级港口群做大做强

牢记嘱托,天津港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发力。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全国首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建设成效显著,铁矿石清洁运输比例、海铁联运规模、中欧班列年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集装箱航线由2013年的119条增加至2023年的145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达到67条,与河北港口共同投资建设运行码头,合力打造环渤海“天天班”“两点一航”服务,120家营销网点遍布14个省市,港口服务中心走进北京、率先进驻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3年的1300万标准箱增加到2023年的2218.7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稳居前十,国际邮轮母港年进出境旅客最高峰时达到94万人次。2023年成功举办首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高端航运服务和临港产业正在加速集聚,为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机场初步建成区域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天津机场立足打造进出北京的重要空中通道,旅客吞吐量由2013年的1000万人次跃升至2019年的2381万人次,2020至2022年全力保障北京国际航班分流和旅客转运,累计保障国际航班1006架次。2023年以来抓住群众出行需求旺盛的契机,新开加密国内、国际航线,执行航线174条,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47万人次,同比增长226.6%。货运方面,陆续建成航空物流园区大通关基地一期、国际邮件互换局等,2023年增开“天津—乌兰乌德”定期货运航班,“莫斯科-天津”“天津-明斯克”货运航线等,国际邮件互换局年处理量达到560万件。

交通运输服务持续提质增效

客运方面,立足发挥京津同城化效能,实施京津通勤便利化措施,京津城际开行重联和长编组列车,高峰日运能提升18%,京津城际延长线天津站至滨海站间实现“随到随走、一码通行、优惠乘车”,天津站实现国铁与城市轨道安检互认,天津南站、天津西站等实现国铁免安检换乘城轨,武清区开通至北京首条“定制快巴”,蓟州、宝坻等区不断优化跨省公交、客运,三地实现公交一卡通、地铁APP支付互认、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并扩展至全国更多城市。货运方面,立足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天津、石家庄共同打造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天津港中蒙俄经济走廊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荣程智运公铁水联运信息互联共享集成应用和‘一单制’示范工程先后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天津成为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管理协同联动优化升级

京津冀三地累计共享“两客一危”定位等51类数据约5亿条,交通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程度逐步提高。《天津市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中设立京津冀区域协作专章,三地联合发布10项区域一体化标准,联合推进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工作,构建三地执法一体化格局。建立泛京津冀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协同发展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京津冀道路运输5类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实现政务服务5个事项“同事同标”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便捷。

责任编辑:龚相娟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