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水运交通、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等问题多发且超出预期,给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推动汉江流域综合治理,保障汉江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表示。
“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承载着重大生态功能和一库清水北送的重要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推动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对助力国家水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黄艳介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运行后,国家同步实施了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汉江中下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调水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显著、上游持续调水、生态治理措施达效慢、工程措施建设滞后、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汉江流域水安全底线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流域水生态环境底线管控仍然面临诸多压力,流域发展的水运交通潜力尚未充分挖掘,流域协同保护与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进一步推动汉江流域综合治理,保障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从水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保护效能、航运网络体系、协同保护体制机制等方面着眼。”直面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黄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尽快完善防洪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守牢流域水安全底线;加大生态治理项目支持力度,提升流域水资源保护效能;加快前期研究论证支持力度,推进航运网络体系建设;提升流域综合管理能力,完善流域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具体来说,涉及到《汉江流域综合规划》的审批印发实施,‘一江三河’综合治理工程,荆汉运河研究论证,跨区域、跨行业的数字孪生汉江建设等多项内容。”
她认为,一定要用好这一江清水,造福百姓。汉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不仅是保障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更要努力做成全国流域综合治理的示范题。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国家水网建设运行的先行区,需要多方发力,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