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代表——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代表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要切实增强抢抓机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杨学明代表表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先进科研仪器设备的支撑。建议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同时,要重视从事仪器研发的人才,大力加强高端科研仪器研发队伍建设,让更多人愿意从事高端科研仪器研发工作。
(本报记者吴月辉整理)
孙志嘉委员——
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委员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支撑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孙志嘉委员建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的统筹协调,更好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创新系统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等优势,部署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助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本报记者喻思南整理)
刘武代表——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中国信科集团光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正高级工程师刘武代表介绍,得益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国信科集团在光传输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去年完成的单模19芯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大大提高了光纤传输效率。
刘武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卓越工程师,打通高校院所与企业科研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实现资源互补、产学研协同创新,让高校专家和学生在科研一线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为企业注入更多创新创造活力。
(本报记者范昊天整理)
冷友斌代表——
加强健康食品研发应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代表认为,要通过科研创新发展功能标识食品,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营养健康需求。
冷友斌代表建议,通过明确分类,开展试点、产学研合作等助推功能标识食品发展,多方合作打通产学研链路,在已有的功能性食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功能标识食品研发投入,充分挖掘功能食材潜力,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加快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华璐月整理)
余兴安委员——
优化新职业就业公共服务
“新产业、新业态催生许多新职业,新职业带来了广阔就业空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委员说,近年来数字经济孕育了不少新职业,微信视频号和小程序衍生的就业机会达3000多万个。
余兴安委员表示,优化新职业就业公共服务,应做好新职业的发布、认证、培训工作。加大校企联动力度,增加新职业技能培训供给,系统推进高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发挥好数字平台企业的优势。加快培养更多符合新职业需求的劳动者,畅通供需匹配。
(本报记者李心萍整理)
孙东伟代表——
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油料生产。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代表说,去年我国油料产量3864万吨,增产5.7%。拎稳“油瓶子”,要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分品种制定落实好集成配套推广工作方案,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
孙东伟代表说,花生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产业链自主可控,要重视花生产业对国家粮油安全的作用,建设产业基地扩种油料。开展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常钦、叶传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