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凉城县: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
凉城县委组织部曲潇庭2024-03-14 09:55

全国绿化模范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站位未来,强化党建引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

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关键在于“发展共识”。始终坚持保持战略定力是根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发展旅游不能破坏生态红线的原则和底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治理,强化“党建+生态绿”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做好“生态绿”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岱海湖、湿地、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二龙什台公园、草原、红色革命等旅游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正在从“一季游”向“四季游”加速转变。特别是,载入凉城史册、惠及子孙后代的黄河清流汇入岱海,岱海流域26万亩“水改旱”等多措并举让岱海水量“丰起来”以后,显著改善岱海水生态环境,保障岱海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最大程度保证了区域生态平衡,加之马刨温泉康养中心的运营,促进“全域全季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子成为社会普遍共识,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制度创新是关键,发力于生态保护“党政同责”,把党建工作融入生态保护业务,推动党员冲锋在项目一线、服务下沉在项目一线,精心打造“我是党员 我帮你”新时代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名片,党员把奋斗在岱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第一线工作写在党旗上。打造“党支部+党员+群众”河流管护三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建组织员、宣传员、保洁员、监督员作用,常态化巡河、清理河道、推动水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生态环境建设的提质提标,凉城县被评为全国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凉城县水利局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荣誉。既在持续推进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上全力以赴,又依托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全力巩固绿化成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6%,林草覆盖率达到68%,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率位居内蒙古前列、乌兰察布市第一,真正成为“北疆绿肺、生态氧吧”。

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关键在于“绿色崛起”。始终坚持推动绿色发展是核心,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扬“北纬41°世界公认粮食黄金生长带”优势,叫响凉城旱粮区域公共品牌,全县90多万亩耕地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地认证,6万亩耕地通过国家有机产地认定。凉城县西邻“乳都”呼和浩特市,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高牧业奶牛肉牛集群发展。国家级特色小镇岱海温泉冰雪小镇,为全县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奠定坚实基础。“绿色电力”产业在困难中开局、在逆境中奋进,跑出了“上扬曲线”,特别是今年加快建设150万千瓦大型风电项目,为打造清洁能源输出示范县注入强劲动力。凉城县入选全国20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城,成为内蒙古首个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凉城服务+”成为凉城县旅游业崛起的最美底色,赛事期间带动温泉、宾馆、酒店、民宿人数较平时增长113%,收入增长108%。持续释放绿水青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旅游产业“致富花”四处绽放,不少呼包鄂、京津冀游客慕名而来“打卡”。

漫漫风景变成发展“前景”路,发展共识、党的领导、绿色发展启新程。绿富同兴、良性互动,在党建引领下,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处处好风光,“绿色颜值”正在为创建美丽凉城增添活力和积累后劲,走出了释放生态红利、分享绿色福利的“凉城县模式”。

责任编辑:吴勇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