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4月13日,2024年“兰缘盛荟·花开越秀”文旅周启动仪式在广州兰圃路亭拉开帷幕,开启了为期5天的古风雅事沉浸式盛宴。越秀区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诗词串联古人十大雅事,以花为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科技点亮文旅新时尚,创新打造花城花事“雅”文化品牌,在第135届广交会召开之际,广交天下客,推动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一朵“小兰花”做好人文经济学“大文章”,与市民朋友和外来宾客们携手共赴花城广州的最美四月天。
摄影:钟涌
雅事与美景融合,沉浸式国风场景展现东方美学
四月的兰圃,惠风和畅,兰香馥郁,步入园内,就能体验一场完整的“古风浪漫”之旅。只见山花艺草坪上,琵琶弦韵跌宕起伏,《兰亭序》曲调旋律优美,音律在园中回荡。
据悉,本次活动除了琵琶和箜篌等民乐外,还邀请了岭南古琴非遗传承人、优秀青年民乐演奏家等,沉浸式演奏古琴、古筝等乐器,让群众可以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移步兰棚内,“室雅兰香”花艺展吸引市民群众驻足流连,“兰气满庭”和“兰之猗猗”两个主题的花艺作品,融汇了东方美学的精髓,以自然之材,营造“兰之猗猗”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兰花之香、兰花之美。行至芳华园内,粤剧表演艺术家带来精彩粤剧折子戏《花好月圆》,韵味醇厚,以戏曲的方式,展示多彩的岭南文化。远处的墨西哥落羽杉大草坪上,小云雀民族乐团正在上演民乐合奏,汇集二胡、高胡、琵琶、柳琴、阮、竹笛、民族打击乐等十三个乐器专业,优美的旋律与绿色生态自然融合,呈现出风和日丽、生机勃勃的景象,市民群众在这里共赏春日美景。
摄影:钟涌
园内围绕古风“十雅”,设置莳花、焚香、品茗、听雨、抚琴、对弈、酌酒、读书、候月、寻幽“十雅”互动点,杨玉环、苏轼、李清照、蔡文姬、欧阳修、王羲之、班昭、貂蝉、王维等古代名人扮演者为市民群众再现了古人十种雅事。市民可以与NPC对话、下棋、品香、论茶,也可以谈书、赏花、学琴、共舞,还可以在曲水流觞中行飞花令比拼才情。
摄影:钟涌
素馨花遇上古诗词,“诗享越秀”营造浪漫兰圃
千年花城,素馨留香。越秀区基于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素馨花传说,创新开展“素馨佳人”评选活动,以花为媒,深入挖掘传说背后隐含的广府文化内涵。开幕式现场,2024年“素馨佳人”评选中突围而出的10位佳人进行才艺展演,讲好千年花城故事,传递素雅、高洁、亲善、柔韧的人文精神。
摄影:钟涌
花与诗向来是一对浪漫的组合。本次文旅周活动期间,越秀区结合兰花主题开展诗词、书画、吟诵等展示体验。组织兰园诗社开展诗词、书法、绘画创作,邀请诗书画家举办兰园雅集,以“兰”“缘”“盛”“荟”“花”“开”“越”“秀”为令,在曲水流觞中开展飞花令,酌酒赋诗,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诗词诵读让群众一同品味诗意雅趣。
AR实景、AI先导 科技加持畅享“数智文旅”
AR实景打卡点、AI生成宣传片……越秀区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打造文旅新应用场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文旅产业发展。依托兰圃的精致园林景观,开发了AR实景打卡供市民体验,拿出手机扫一扫景观,就能获得随机掉落的诗句,还能听到国粤双语讲解景点故事。兰圃现场还配套设置十雅“寻幽”打卡活动,开发了可AR扫码吟诗赏乐的花笺集集章文创品,以“科技+剧本游”的形式让群众感受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本次兰缘盛荟,还特别制作了AI先导片。制作团队广州市匠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介绍:“这是数字化赋能城市文旅的小尝试,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园区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既节省了人力、又提升了游客体验。智慧旅游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游客体验,希望在线上刷爆朋友圈的同时,能吸引很多的游客线下打卡体验。 ”
摄影:钟涌
据悉,越秀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借助“兰缘盛荟”这一平台,不仅在广州兰圃内打造了丰富的沉浸式活动,在广州兰圃周边,还布置了国风创意市集、百千万直通车市集,流花商圈、北京路商圈等各大商圈推出以兰花为主题的促消费活动,中国大酒店推出百花宴菜单,科技公司演示了最新的“文化+科技”成果……各行各业都在“兰缘盛荟”期间,找到自己的突破口,用一朵小兰花创造大收益。这样的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场景,在第135届广交会召开之际,显得更加耀眼。
越秀区文广旅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在广交会期间开展这样一场极富东方美学的活动,让诗书画成为我们待客之道,月雨花成为我们绿美生活的惬意之选,既希望通过广交会的平台,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加读懂广州越秀,让东方美学走进生活、走向世界,同时也希望用文化带来更多商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铸就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摄影:钟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