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向“新”发力注入“智”动能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刘军国2024-04-26 15:44

“专业方向匹配,人才政策有吸引力,希望能在东阳有一番发展。”近日,博士朱舸在“青年博士东阳行”活动中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人才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近年来,浙江东阳扎实落实“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因地制宜做好“育引用留”工作,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引擎”。

育人才,传统产业向“新”行

东阳在“育新枝”“栽新苗”的同时,出台举措、完善育才机制,通过名师传帮带、高校技校专业培养等措施,大力培养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红创二代”储备人才以及技能人才,赋能木雕家居产业“老树发新芽”。2023年,东阳技能人才新增1.41万人,高技能人才新增0.62万人。

聚人才,刷新人才硬支撑

新春伊始,东阳便抢抓春招引才先机,聚焦磁性电子、装备制造等高新科技产业,前往省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校内硕博人才专场招聘会,开展系列招才引智活动。不仅如此,东阳还与河南大学等11所高校签订人才智力合作意向书,把人才成长嵌入产业发展,助推大学生从实习到就业“无缝对接”。

据统计,2023年东阳累计新引进大学生20683人,其中硕士、博士724人。截至目前,东阳建有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77家,已吸引1500余名大学生来东阳实习。

引人才,赋予企业新动能

在联宜电机博士后工作站,由博士戴开宇参与研发的某系列电动轮椅车,已实现销售收入超2亿元。借助工作站研发力量,联宜电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40余项、涉外专利120余项,推动公司在各领域技术领先的同时,切实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为推动市内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这一集聚人才的重要载体,东阳创新提供“全链条服务”的同时,深化与专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交流合作,开展“青年博士东阳行”、百名博士到东阳等专项活动。截至目前,东阳共有博士后工作站13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8家,在站博士58人,新进站博士后人数、开题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

客户端底部宣传.jpg

责任编辑:刘军国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